热门回答:
这是一部很真实。代入感很强的影片
讲述的就是年轻人自己的生活、事业与爱情。任素汐饰演的女主角莫默是最有原则、最执着、性格最坚定的形象。她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吴昱翰饰演的男主角孙同则体现了人物最大的转折和变化。从懦弱妥协到勇敢抗争。性格的转变展现得淋漓尽致。作为在北京打拼的外地人。看到这部片子里的孙同会非常有感触。“你生在天上了。我生在水坑里了。”这样的话真实而又刺耳。希望每个人都可以站稳自己的脚步。在以后的生活上不负自己!
其他观点:
什么是人生。就是一半是喜剧。而另一半则是被欢乐掩盖住的残酷现实。这就是《半个喜剧》。
影片由开心麻花制作。团队采用的是当年驴得水时候的人员。具有着强烈的舞台剧风格。用人物之间的错位感去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并随着真相的浮出水面。让人感受到强烈的冲突。没有过分的用段子和笑料去引人发笑。而是真实地用情节去触动观众的心灵。
三个拥有着完全不同价值观的人。在一次次的摩擦以及生活的困境中。又将走向什么样的道路。而自我和金钱又将如何选择呢?
郑多多。一个标准的人生赢家。交际能力强。机灵聪明。现实主义者。他懂得如何抓住他人最需要的东西。最终让你为他驱使。甚至为他放弃一切。
孙同缺钱缺户口缺房子。他帮其上了户口。借住了房子。莫默期待一个人真心实意的爱她。而他则剖析内心。大胆热情的表白。高露希望别人能够有哄着她。而他就变成了公主旁边最忠诚的骑士。这样的人。我们身边有吗?其实是有的。在社会越发混乱的今日。善良成为一种可贵的品质。大多数的人更愿意用此换来巨大的利益。他们劝服自己。这件事情只有一次。最终沉沦于此。
孙同。这个人。他本质上也绝非一个可怜人。也许。最初他与郑多多的之间兄弟情谊是真实的。可当他自己接受了郑多多为其找的工作。落的户口时候。他就从朋友变成了一条狗。
朋友之间发生矛盾。你可以选择和对方争执。但狗与饲主之间发生矛盾。你就只能够选择忍耐。不作声。沉默。为此。他放弃了爱情。只为能够在北京中继续生存下去。最终的最终。他选择脱离郑多多的束缚。活出自我。拥抱属于自己的爱情。好像一切尘埃落定。所有的人都迎来了他们的结局。
我们不知道。未来的他。是否会后悔这次的反抗。也不知道他和莫默是否真的能够守护住这份爱情。大概唯一知道的就是。人的一生。总要为自己做一次选择。
莫默。一个独立自主又正直的人。她会去热烈追求自己的爱情。也在失去爱情之后努力生活。而这其实才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女孩的模样。
当她被郑多多这样风趣。幽默。又投其所好的男人追求时。很难不去动心。这时她会觉得这份爱情是上天赠予我的幸运。可现实是。郑多多是个满口谎言的骗子。对她的承诺十句话有九句是虚假的。她与孙同的爱情艰难又对彼此喜欢。却也能够清晰地看到两人之间问题所在。亲手拉了一把已经快要沉入泥潭的孙同。
半个喜剧一片。如果说前半段它给无数人带来了欢乐和喜悦。那么后半段则给我们拉入了一个人生的主题。那就是你是选择逆来顺受享受富贵生活。还是选择奋起反抗寻找内心的独立自我。
这个世界。你做出的所有选择。都要去承担与之对应的代价。生活在谎言中。自然就可以苟且地享受他人提供给你的优惠待遇。而生活在现实中。自然就要面对可能不顺的人生和即将迎来的各种打击。
一个年轻人。出身于小城市。将如何在大城市中顺风顺水的生活。是摒弃自己的良心的本意。放下内心的自我。只为更好的生活。还是依旧穷困潦倒。直面现实。可能半辈子的时光都用来在世事中去生存。善良是一种奢侈品。它需要你去守护。而不是估价售卖。
其他观点:
《半个喜剧》。是近期国产电影的一个惊喜。影片脱胎于导演周申、刘璐十年前创作的舞台剧《如果我不是我》。由开心麻花出品。《驴得水》的原班人马打造。在当下一众标榜“喜剧”的影片强行搞笑用力过猛的情况下。《半个喜剧》的出现无疑让观众耳目一新。
为什么叫《半个喜剧》呢?片如其名。虽然有几个爆笑点。但其实整体看下来并不是一味搞笑。更多的是发人深思。
影片的前半场延续了开心麻花团队的一贯风格。将笑点融入环环相扣的巧合中。搞笑但不夸张。节奏张弛有度。尤其是海燕和常远的表演。为影片的喜剧效果加分不少。
到了后半部分。就基本不好笑了。前面铺垫的各种矛盾开始集中爆发。这其中最主要的矛盾。就是莫默坚持一切都要无愧于心。而孙同却选择对亲情和生活妥协。
影片真正想要表达的。也正是这个主题:当理想与现实。爱情与亲情。坚持自我与遵守社会规则。二者只能选其一时。我们该如何选择。
理想 VS 现实
孙同的理想是做一个音乐人。在酒吧里驻唱。努力写歌。都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只靠音乐就生活下去。出人头地。
他并非没有天赋。甚至可以说。他只是欠缺一个机会。在影片中客串自己的梁翘柏老师。就是因为欣赏孙同的音乐才华。才打电话要试听他的音乐。孙同距离理想其实已经非常接近。只有一步之遥。
然而现实却是他复读了三年才考到了北京。更是因为有郑多多的帮忙。才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安身之处。在生存的压力之下。音乐只能成为他工作之余的附属品。想要追梦。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看似触手可及的理想。实际遥不可及。
我们有多少人像孙同一样。怀抱着理想。却不得不向现实妥协?有多少人为了生存。选择了自己并不擅长或并不喜欢的工作。而将自己的理想和天赋永远埋没?
《心灵捕手》中。Will的好友Chuckie对他说:
你拥有我们都没有的天赋。我明天醒来后50岁了。还在做着同样的事。而你不一样。你已经拥有了百万奖券。却不敢去兑现。
虽然我们的天赋未必像Will那样独一无二。但不去追梦。理想就永远也不可能实现。
可是现实是残酷的。有时候不向现实妥协。勇敢的坚持自己的理想。却不一定会带来物质的成功和回报。比如梵高。终其一生都贫困潦倒。却在死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大师。一幅画作就价值连城。他为了理想坚持了一生。却在活着的时候没有收到任何回报。虽然给后世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但又该如何定义梵高的一生成功与否呢?
选择理想。还是选择现实。并无对错之分。如果连饭都吃不上。又空谈什么理想呢?可是如果没有了理想。又跟咸鱼有什么分别呢?
这本就是影片抛给我们的一个辩题。孙同的纠结。也正是很多人当下的纠结。选择理想还是选择现实。取决于一个人如何定义成功。如何定义活着的意义。
爱情 VS 亲情
孙同的母亲从第一眼看到莫默。就已经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当得知自己的儿子是跟她谈恋爱时。更是不惜装病住院。也要阻止儿子跟莫默在一起。
在孙同母亲提出。两人可以偷偷交往只要别被郑多多发现这样一个“两全其美”的主意的时候。莫默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因为这违背了莫默无愧于心的底线原则。她不能容忍撒谎。不管任何事情。都必须要坦诚相见。
被莫默和妈妈夹在中间。忍无可忍的孙同。终于在医院爆发。他既想要跟莫默在一起。又不想让妈妈生气。可是两个女人谁都不肯妥协。他无法选择。结果只能是崩溃。
孙同的妈妈盼了多年。甚至不惜把老家的房子卖了。就为了让儿子能在北京落户。买上房子。变成彻底的北京人。如果这时候孙同公开跟莫默在一起。就等于得罪了郑多多。跟郑多多决裂也就意味着放弃了这一切。她绝对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而莫默性格洒脱。真诚。追求高品质的爱情。绝对不会允许自己未来的伴侣是一个为了达到某些目的而委曲求全的人。这在她看来。有第一次。就会有无数次。所以一次也不能容忍。
很难说谁对谁错。虽然影片最后孙同和莫默欢欢喜喜在一起了。但是可以预见。这一对婆媳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孙同的夹板气才刚刚开始。
婆媳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就如同“妈和老婆同时掉到水里。你会先救谁”这样的经典命题一样。每一个男人在面对母亲和老婆二选一时。不管怎么选。似乎都是送命题。
但是说到底。百善孝为先。孙同最后选择了母亲。选择了亲情。也无可厚非。只不过面对与莫默的问题时。也许可以有更好的方式来解决。而不是一拍两散。
坚持自我 VS 遵守社会规则
在孙同一旦跟郑多多决裂就会失去一切的情况下。莫默依然坚持自我。宁愿放弃这段感情也不愿与孙同一起妥协。从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莫默跟孙同在价值观上有本质的不同。
莫默是坚持社会规则一定要服从自我的。而孙同则是为了服从社会规则可以压抑自我。虽然两个人在一起了。但是这个不同之处。也决定了以后两个人以后还会为了类似的事情不断发生争执。归根到底是价值观不同。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
从本质上讲。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那些不能过公共生活。或者可以自给自足不需要过公共生活。因而不参与社会的。要么是兽类。要么是上帝。
我们生而为人。必然跟这个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需要与人沟通、交往。社会属性是无法逃避的。能否在遵守社会规则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坚持自我。取决于每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结语
《半个喜剧》依托喜剧形式。却又不仅仅只是喜剧。后半段的正剧才是导演真正想要表达的。虽然结尾表现的不是很完美。但已经可以打8分了。国产喜剧要走的路还很长。这是一次很好的尝试。
| 文:彩映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02006.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自己的,理想,喜剧,现实,的人,半个,爱情,影片,社会,自我
没想到大家都对如何评价《半个喜剧》这部电影?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这是一部很真实。代入感很强的影片讲述的就是年轻人自己的生活、事业与爱情。任素汐饰演的女主角莫默是最有原则、最执着、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