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经典司马迁的《史记》有哪些名句?
原创

千古经典司马迁的《史记》有哪些名句?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谢谢邀请!

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四。大行不顾细谨。不礼不辞小让。

五。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六。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七。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八。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九。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十。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十一。酒极之乱。乐极之悲。

十二。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十三。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十四。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十五。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

十六。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十七。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 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

其他观点:

↑↑ 关注【文学名句】温暖情怀的文学。动人心坎的名句 → 记得点赞 ←

01. 大行不顾细谨。《项羽本纪》

欲成就大事业。就不必顾虑那些细小的琐事。

02. 见微而知清浊。《吴太伯世家》

目光远大的人。只要看到些许小事情的端倪。即可判断出其是非清浊。

03. 时难得而易失。《齐太公世家》

好的时机很难获得。但是却很容易丧失。

04.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齐悼惠王世家》

应当果断做决定的时候。却踌躇不决。必然会招致灾祸。而受其困扰。

05. 趋舍有时。《伯夷列传》

隐居之士其退机遇各有不同。有附骥尾而得名闻天下。亦有没世而名声亦随之湮灭者。

06. 持方枘欲内圆凿。《孟子列传》

工匠制造木器时。若欲将方。形的笋头。插入圆形的洞穴中。一定不会合宜的。喻事之不可行也。

07. 月满则亏。《蔡泽列传》

月圆之后紧接着而来的。必然是上弦月与下弦月。比喻人世间一切事物盛极之后。必然会逐渐衰颓。

08. 交绝不出恶声。《乐毅列传》

一个君子虽然与人绝交。但是却绝不会在第三者面前。恶言中伤对方。

09. 胶柱而鼓瑟。《蔺相如列传》

柱为瑟上的雁足。可以自由移动。而调节瑟弦振动的速度。若粘住雁足。则弦音必然单调而毫无变化。以此比喻拘泥而不能变通之意。

10. 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邹阳列传》

有些朋友虽然彼此交结多年。但是纵然双方头发都已斑白。交情却仍然淡薄有如新交一般。有些朋友则不然。彼此可能初次在路上相遇。隔着车窗互相倾谈时。就亲密得仿佛已经相知许久似的。

11. 贪夫殉财兮。烈士殉名。《贾谊列传》

所谓贪夫殉财。即贪得无厌的人会为追求钱财。而不顾性命的安危。至于烈士则会为追求良好的声誉。而情愿奉献生命。

12. 色衰而爱驰。《吕不韦列传》

以姿色侍奉君王的人。一旦其年纪老大姿容衰落之后。他所获得的宠爱就会逐渐淡薄。

13.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刺客列传》

大丈夫会为了了解自己。赏识自己才华的人。而不惜牺牲生命。女子则为了喜欢自己。爱恋自己的人。而修饰容貌。

14. 败军之将不可言勇。《淮阴侯列传》

失败的将军。没有勇气再与人谈论战阵之事。

15.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将军列传赞》

由于桃树、李树会开花结果。因此他无须招呼大家。而树下自然会成为道路。这是比喻有德望的人无须登高疾呼。而四方群众自然会争相归附。

16. 忠言逆于耳利于行。《淮南王列传》

善意的忠告。听起来虽然会令人感到不舒服。但是这种忠告对于我们的行事。却有很大的益处。

17.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汲郑列传》

人与人之间的交情往往会随着彼此的生死、贫富、贵贱等变化而迁移。

18. 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佞幸列传》

无论多么勤奋的农人。辛劳一年所能获得的收入。总是比不上丰年时的收成。入朝为官的人不论多么尽忠职守。努力工作。其所受重用的程度却总不如遇到良好的机缘。获得君主的赏识。能建立良好君臣关系的人。

你喜欢哪句?有补充吗?留言说一说。

关注【文学名句】遇见动人语言是美妙的缘。总有贴心文字温暖着你我↓↓ 记得点赞。喜欢就分享和收藏

其他观点:

《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忍辱负重。记下从黄帝到汉武帝3000年间的历史。在上下5000年的华夏历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史记》里有众多名句。尽是历史提炼出来的经典。无数人前仆后继从中探索出历史的沧桑、人生的真谛、人性的复杂。然后演变成日常交流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语言典故。

以下分析常见的十大名句:

出自《楚世家》。楚庄王即位三年不理朝政。三年后蓄势待发。不仅迅速平定叛乱。还饮马黄河、问鼎中原。成为霸主的传奇故事。用来比喻一个人善于韬光养晦。选择良机突然做出令人震惊的举动。多用于褒义。现今已成为口语表达的常用词。

譬如祝福。考生收到来自师长的鼓励“祝你一飞冲天”;譬如上司表扬下属。“没想到你能做得这么好。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出自《陈涉世家》。陈涉为秦二世时期的屯长。因连日大雨误了时机。按律法当斩。索性举起了农民起义的大旗。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是陈涉拿来鼓动人民反抗秦朝的口号。意思是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高贵吗?

这句话几乎成为中国几千年来百姓的呼声。人人平等。没有谁高人一等、矮人一截。洋溢着凭借自己努力去闯出一片新天地的豪情万丈。

出自《高祖本纪》。此时项羽已在乌江自刎。刘邦即位之初衣锦还乡志得意满。写下这首《大风歌》。用风卷云涌来比喻与霸王此前惊心动魄的大战。“威”字生动形象地将帝王居高临下、四海臣服的豪迈、得意、自信通通展现出来。

出自《项羽本纪》。项羽兵败。被刘邦十几万大军围困垓下。四面楚歌。英雄末路。无可奈何写下的《垓下歌》前两句。英雄盖世却时运不济的苦涩。

单凭这两句。不能说刘邦和项羽是成王败寇。至少项羽活着的时候刘邦写不出《大风歌》。即使项羽被重重围困。刘邦亦不敢露面。只是在不同形势局面下的心情映照。

出自《刺客列传》。在易水河畔。高渐离为荆柯击筑送行。荆轲高唱《渡易水歌》。表达刺杀秦王不成功便不回返的决心。事实上即便成功了也回不来了。正因为如此。这句名句才越加显得慷慨悲壮、苍凉坚定。传唱至今。

出自《卫将军骠骑列传》。来自霍去病的豪言壮语。在公元前121-119这三年里。霍去病在对匈奴作战中俘获敌人十多万人。汉武帝大为欣赏。下旨要为他修建府邸嘉奖。霍去病摇头拒绝了。他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匈奴人还没消灭呢。我怎么能够成家!

可惜的是。再过两年霍去病便因病去世了。从18岁上战场。死时年仅24岁。短短六年间创下了不世之功。他是2000多年来无数人追随、景仰的“冠军侯”。

出自《李将军列传》。是司马迁对飞将李广的评价。虽然他没有封侯。也是英雄。名句原意是指桃树、李树虽然不会说话。但有花和果实的存在。人们在下面行走。渐渐走出一条道来。

司马迁喻指李广生前朴实、不善言辞。死后天下人都为之哀痛。因为他品德高尚、忠诚正直。无需自我夸耀。自然而然能受到万人敬仰。

出自《越王勾践世家》。范蠡在写给大夫文仲的信上提到这句话。道出了越王勾践只可共患难不可同欢乐的本性。告诫他远远离开。文仲躲避不及被逼自杀。

这句名言后来演变出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两个成语。意思是兔子都死了。留下狗也没用;鸟都散尽了。还要弓做什么?一个人的利用价值都消耗殆尽了。留着也是浪费粮食。只能落得个被杀的命运。

出自《屈原贾生列传》。这是屈原与渔父对答说的话。我们仿佛能够看到。孤独的爱国诗人被放逐。边走便吟唱着。纵身一跃投入汨罗江中的场景。

天下人都糊涂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清楚明白;天下人都麻木沉醉的时候。只有我处于清醒的状态。当你发现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时候。该怎么办呢?是打醒那些愚钝的人。还是保持自我的高洁隐遁而去呢?

出自《刺客列传》。讲述东周四大刺客之一的豫让。多次刺杀赵襄子无果。自刎而死的典故。

智伯对豫让有知遇之恩。因三家分晋被赵襄子残忍杀害。豫让隐姓埋名要为智伯报仇。几次三番化妆行刺。都被赵襄子察觉后抓住、释放。直到最后请求赵襄子脱下王袍。豫让在王袍上刺了几刀。了却为智伯报仇的心愿后自刎。

时至今日。这句话依旧是经典名言。只是“女为悦己者容”渐渐偏向了颜值。最早是指女人会为了解自己、懂得自己的人感动。

《史记》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名句发人深省。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欢迎朋友们在留言区分享讨论。

每个名句都是一个故事。一个鲜活经典、流传千古的历史人物事迹。读《史记》虽然枯燥。用这些历史名人名句典故串联。宛如搭起一块块缺失的拼图。是不是发觉鲜活了几分呢?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上柳絮倾城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20:01

    列传,的人,项羽,名句,史记,刘邦,比喻,世家,刺客,勾践

  • 写相思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20:01

    没想到大家都对千古经典司马迁的《史记》有哪些名句?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20:01

    谢谢邀请!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三。桃李不言。下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