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式重机枪射速偏慢,比马克辛还重,日军为何依然坚持装备?
原创

92式重机枪射速偏慢,比马克辛还重,日军为何依然坚持装备?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原因还是比较复杂的。

最初日本使用的也是马克西姆水冷式重机枪。都是购买而来的。价格非常昂贵。

当年义和团。就吃了日本重机枪的大亏。大家看图

但当时马克西姆这老家伙很聪明。把所有关键的技术都申请了专利。

日本开始是购买重机枪还好说。无非是花钱而已。

但随后日本开始武器全面自产。就涉及到一个设计问题。

重机枪其实非同小可。以马克西姆水冷式重机枪为例。零件高达一二百个。比火炮还复杂。

以当时的日本来说。没有全新设计的能力。只能仿造。

经过研究以后。日军认为马克西姆水冷式重机枪的性能更好。但价格昂贵。制造复杂。水冷系统维护难度大。需要保持冷却水供应。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价格高。制造难度大。

相反。日本却认为当时购买的一批法国重机枪性价比更高。

这是著名的哈奇开斯水冷式机枪。结构简单。只有几十个零件。造价较低。

哈奇开斯机枪因马克西姆申请了很多专利。被迫使用了性能较差的弹板等东西。性能有一定下降。

但是。哈奇开斯机枪仍然具有不错的压制性。射击精度。加上价格比较便宜。制造又简单。法国人还愿意低价转让技术和生产许可。

最终。日本选择哈奇开斯机枪。仿造了著名的明治三十八年式重机枪。它最大特点是以30发装保弹板供弹。采用气冷式。不用冷却水。

随后在明治三十八年式重机枪基础上。自行研发改进。推出了大正三年式重机枪。后来有改进出口径更大、威力更强的92式重机枪。

客观来说。92式重机枪的压制性比马克西姆水冷式重机枪。还是差了一大截。主要是它是气冷。射击一二百发后枪管开始变热。

另外就是这个要命的弹板。它不但只能容纳几十发子弹。需要射击副手不断装填。影响射速。更重要的是弹板还容易变形。导致机枪卡壳。

这是一个很垃圾的设计。二战后也没有人再使用。

客观来说。92式重机枪性能中庸。不算出色的机枪。比起马克西姆水冷机枪有一定差距。

但实战性还是可以的。能够大体满族日军作战需要。而且还可以完全自产。

其他观点:

92式机枪是二战时期日军步兵主要装备的机枪。它的最大特点是重。当时各国的重机枪一般都在30公斤左右。机枪巨无霸也不过49公斤。(改进后的马克沁只有27公斤)但是92式重机枪重量高达55.3公斤(改进后的92重量达63公斤)。是名副其实的“重”机枪。

92式机枪是以法国机枪哈奇开斯为蓝本研制而成的。具有散热性好(枪身和枪管布满散热片)、射击精度高(在200米外射击精度不低于70%)、威力大(动能3700J。500米内击穿8毫米厚钢板)等优点。所以一经问世深受日本陆军欢迎。一直服役到日本投降。

说起92式机枪。很多中国抗战老兵都记忆深刻。因为在中国战场上。92机枪作恶多端。罪孽深重。成千上万的抗日战士死在了它的枪口下。被它打死的无辜百姓更是难以计数。

但是熟悉92式重机枪的人都明白。该枪毛病很多。

二战重机枪家族中。它的名声不咋地。可以说是最垃圾的一款重机枪。那么。92缺点都有哪些?

一、重量太大。携带不便。

一挺92式重机枪。需要10多个人侍候。包括1名士官、8名士兵、2匹马的机枪分队。以及1名士官、8名士兵、8匹马的弹药分队。

在战斗中移动的时候。需要两个人抬着机枪。灵活性确实太差。因此也只能当做固定火力点使用。

二、射速太低。持续性差

由于92机枪不是采用比较先进的弹链供弹。而是采用较落后的弹板供弹;因此在射击的时候。要有一名副手在一旁更换弹板。而弹板容量只有30发。

这就意味着。每打完30发就要更换弹板。

这样一来。火力持续性就受到制约。射速也明显减慢。

92机枪理论射速很吓人。每分钟500发;但实际上很稀松。每分钟能达到200发就不错了。因为时间都消耗在更换弹板上了。

在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当你更换弹板的时候。很可能给对手以反击机会。把自己秒杀。

三、操作麻烦、成本较高

弹板实际使用寿命短。一般来说使用2-5次就报废了。跟弹链相比。运行成本太高。

其次为了保证供弹顺畅。供弹手负担很重。还要不停地刷油。而且供弹手在机枪跟前。也容易成为对方的活靶子。

四、射程较近、安全性差

普通机枪射程大都在1000米以上。马克沁机枪射程甚至高达在2000米。

这就等于说。敌人的机枪可以在你的有效射程之外向你射击。对方可以打到你。而你却不能准确打到他。这就非常可怕。战场上不能有效保护自己。还如何消灭敌人?

可是就这样一款缺点多多的机枪。为什么能成为日军的香饽饽。被奉为至宝?

首先是射速低但精度高。日军射击水平高。

凡事有利就有弊。92正是采取了弹板供弹。机枪射速低。射击精确度才相对提高。

日本军队对士兵要求非常高。士兵军事技能很优秀。陆军的基本原则是一枪要一命。两枪要一命就是不合格士兵。

说白了。日军士兵射击水平很高。射程命中率在百分之几十以上。即使是每分钟只有200发左右的射速。也能消灭140名对手。

而射速高的机枪。稳定性差。射击精度没法保证。即使是发射600发子弹。也不一定产生这样的效果。这样一来。不但节省子弹。还减轻了后勤压力。

其次是面临的对手不同。

92机枪虽然火力持续性差。射速低。但是大多是在中国战场使用。

谁都知道中国军队装备落后。如果装备一样。日军就不可能在中国那么放肆。

当时国军装备不如日军。八路军就更不行了。有的连甚至都没有一挺机枪。

这样一来。对付装备落后的中国军队。92机枪已经绰绰有余了。事实上这款机枪也大多用在了中国战场。是日军侵华作战主力重机枪。

二战时92机枪一共生产了4万多挺。其中有3.5万挺投入到中国战场。说白了。日寇就是欺负中国军人手里没像样的武器。

最后一点是改进力不从心、不太重视。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不久。就受到了美国一步步制裁。日本的战争资源出现短缺。

这时候日本军方把重心放在了提高海空作战能力上。因为偷袭珍珠港就是联合舰队完成的。太平洋战场上它们也是主角。

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不想将有限的资源用在92式重机枪进行改造升级。即使想。也做不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因此。92式这款缺点很多的重机枪就伴随着日军侵华。也见证了日军灭亡。直到最后日本战败才寿终正寝。

其他观点:

马克沁机枪是自打它问世以来全世界杀人最多的一把机枪。而92式重机枪在他面前连提鞋的资格都不够。既然如此。为何日军还要坚持使用92式重机枪?

日军曾仿照着英国版马克沁机枪的样子设计了一款机枪——98式重机枪。使用30发保弹版和弹链供弹。但因为只生产了1500挺。所以只存在于东北的永备工事之中。但是这样的机枪也只是达到了550发每分钟的射速。远远比不了马克沁机枪。

甲午战争后。日军开始模仿法国的哈奇开斯机枪。因为当时机枪的发展趋势逐渐由水冷式偏向气冷式。所以日本自然也往这个方向努力。其实说到底还是自己没有掌握水冷式机枪的关键技术。

92式机枪总共生产了45000余挺。是日军的主力装备之一。

虽然武器生产量大。可是92式机枪却被士兵吐槽不断。首先一个机枪小队需要十个人来负责。四个人负责抬运机枪。四个人负责搬运弹药。两个人负责枪管。光那散热片就有够笨重的。

92式机枪射速理论上是450发子弹每分钟。实际只能发射180发每分钟。92式采用了30发的铜弹板供弹。这个设计使得众多日军吐槽不已。

之所以坚持如此换弹方法。是因为日军实在经不起如此大规模的挥霍子弹。日军对精准度的过分痴迷。导致机枪强大火力支援的特点成为妄想。因为在战斗中子弹时不时的故障。还有那傻缺的设计导致机枪声断断续续。因此被国军形象的称为“野鸡脖子”。

如果日军不是拥有步兵炮、掷弹筒、迫击炮等重火力压制我方部队。仅拼轻武器的话。凭借国军民二四式机枪就可以压制九二式机枪。

它需要四个人抬行。这还是不算配件、弹药的情况。这些都是为了提高机枪的稳定性而做的牺牲。而这些奇葩的设计都是源于日本的国情和军事体系制定的。马克沁虽好。可是奈何自身实力不允许。对于日军也只能是一种奢望。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一路有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0:38:36

    机枪,重机枪,日军,日本,射速,马克,士兵,射程,每分钟,中国

  • 眼角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0:38:36

    没想到大家都对92式重机枪射速偏慢,比马克辛还重,日军为何依然坚持装备?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0:38:36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其实原因还是比较复杂的。最初日本使用的也是马克西姆水冷式重机枪。都是购买而来的。价格非常昂贵。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