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因素可以让一支濒临溃败的军队反败为胜?
原创

哪些因素可以让一支濒临溃败的军队反败为胜?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古人云: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可见一场战争。其实在未开战之前胜负已然有了定数。只是多数人没有那个预测能力和超前眼光。所以事后诸葛亮才多嘛。本大仙觉得。能够左右一场战争成败的因素很多。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三类:实力。人才。运气。其中有实力是确保取胜的前提。有人才是确保取胜的关键。有运气是确保取胜的条件。

当然站在历史的角度来说。时移世易。影响战争胜败的条件更多更复杂了。过去冷兵器时代。只要是兵多将广、粮草充裕就是克敌制胜的法宝;热兵器时代。光靠人多势众是不行了。胜利的天平越来越向先进武器方面倾斜;而二战之后。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催生了军工科技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含量爆棚的大杀器相继问世。特别是随着核武器的出现并由美帝在日本进行了实弹轰炸。让人们意识到第三次世界大战就是世界末日了。

总之。军队的取胜之道归根结底还得靠实力。具体来说就是武器装备的实力。二战之前可以搞“人海战术”没准就把对方吓尿了。如今再靠什么百万大军妄想自封宇宙第一。那不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吗?几枚精确制导的炸弹投过去。一万个泰森加一万个史泰龙又能顶什么用。徒增几坨炮灰而已。下边本大仙结合当前国际形势。给出一家之言。恳请高人批评。

1、跟对人

女怕嫁错郎。男怕跟错人。做为一个国家也是如此。特别是那些外强中干的小国更应引起高度重视。比如曾经号称世界第四军事强国的伊拉克。在政治强人萨达姆的统领之下。伊军以百万雄师傲视群雄。竟连美国大兵也不放在眼中。结果如何呢?美帝以现代化的作战理念。结合各种军事高科技打造的“神兵利器”。只用了短短42天就打垮了伊军。事实上。曾经让萨达姆底气十足的大量苏式武器根本就没来得及投入战斗。就已经被美帝的战斗机炸烂在基地里了。

在分析伊拉克战争这场经典战例中。见过太多专家学者们就美式武器装备的优势进行了精彩分析。不可否认。美军以极小代价取得全胜是得益于先进武器装备。但是换个角度说。在叙利亚战场呢。美军为啥不动用暗黑大杀器给巴沙尔也来个斩首行动呢?所以本大仙觉得。萨达姆首先败在了其自高自大的性格脾气上了。是真正的性格决定命运。如果他当时能像巴沙尔一样。认清形势。谦虚谨慎。通过外交途径搞好与俄罗斯、伊朗、土耳其等国的关系。甚至也把自家的军事基地无偿对俄军开放呢?结果美帝肯定不敢贸然探爪。搞不好到现在伊拉克的国家元首依然是萨达姆呢。

2、利其器

承接上文。还是说说美帝的超级航母编队吧。如果真像传说中的那样。两个航母战斗群集结就是开战的讯号。三个航母战斗群集结就可以秒灭一个国家的军队的话。那么特朗普上任以来第一个想要对付的弹丸小国。怎么至今依然傲立东方呢?无论从经济实力还是军队战力来看。美帝完全能够轻松碾压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对打败穷国弱国那就更是易如反掌了。

还是回到伊拉克战争说事。当年。美帝绕过联合国侵略伊拉克的理由是“伊拉克政府是独裁政府。拥有联合国明令禁止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结果时至今日传说中的伊拉克大杀器还是没有被找到。有人甚至指责当年美帝在联合国出示的所谓“证据”只不过是一瓶洗衣粉而已。本大仙觉得。是不是洗衣粉还是滑石粉都已不再重要。重点是伊拉克真的没有任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一点情报机构遍布全球的美帝领导人心里比谁都清楚。要不然也不敢放心大胆地对伊开战了就。要不然你想想。为毛牛逼哄哄的特朗普会巴巴滴先后两次跑到东南亚小国去跟“屎坑小国”领导人谈判呢?动动手指头就能摆平的事情。用得着动用大长腿万里奔波吗?特朗普可是猴精奸商。他可从来不干赔本的生意。要是有招对付小国大杀器。你们觉得他会这么客气?

3、出奇招

当前拉美局势动荡。特别是委内瑞拉正面临美帝军事战争的威胁。幸好委内瑞拉现政府及时汲取伊拉克失败的教训和叙利亚成功的经验。积极主动地与俄、土、伊、古等反美反霸权国家达成共识、加强合作。所以才令美帝知难而退。不敢轻举妄动。可惜的是。委内瑞拉是穷国弱国。没有足够资金购置、也没有实力自行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所以也只好暂时忍受美帝的鸟气了。

遥想当年的汉高祖。何等英雄豪气盖世。照样被彪悍的匈奴骑兵围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无法突围。后来多亏陈平献策让汉高祖丢车保帅。把身边年轻漂亮的50个美女送给匈奴大单于。才终于脱险。留下了大汉千秋伟业;后来的汉代皇帝。也多有采取和亲政策。化干戈为玉帛。积蓄力量。苦练内功。终于有了后来卫青的七战七捷、霍去病的封狼居胥。大汉国号得以命名了一个伟大民族。

委内瑞拉除了是个石油大国之外。还是一个以盛产美女闻名于世的国家。如果委内瑞拉能把过剩的美女资源跟东方大国过剩的光棍资源“友好对接”一下。不说具有政治味道的“和亲”。起码能够解决委国当前遇到的实际困难。经济发展潜力是有。但是真能成功解决国计民生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所以与其看着那些美女忍饥挨饿。真不如因势利导来他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到那时。两亲家在生意场上一个愿买一个愿卖。不论价格高低。你美帝于情于理怎好意思阻拦人家串亲的大油轮?到那时要玩硬的。委内瑞拉不行。亲家那可真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帝可是得想清楚了。

败中取胜从来不是问题。创造奇迹需要审时度势。别人得病咱吃药。城门失火咱泼水。当前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是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而不是被那些别有用心的黑客和脑子进水的网喷所迷惑。关注本大仙。阴谋全看穿!关注本大仙。世界变简单!

其他观点:

孟子曾经曰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小油瓶认为要挽救一只频临溃败的军队。一定要从人的因素方面入手

在二战以前。西方的军事观察家普遍认为。技术因素将决定战争胜败。随着强大和致命的武器出现。未来的士兵将只有打扫战场的功能。然而越来越多的战争实例(最近沙特和胡赛武装的战斗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和科学研究证明。战场上人的因素才是影响战局的最重要因素。

首先要做的也是最重要就是扭转队伍的士气。增强团队凝聚力

曹刿论战中有“夫战。勇气也”的说法。拿破仑也告诉我们。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四分之三是由士气构成的

(1)一支频临溃败的军队要尽量避免出现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等脱离团队、丧失联系、失去领导的严重现象。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丧失指挥系统的军队能实现对敌人的翻盘。所以哪怕战局再不利。也要加强上级对下级的掌控。做到即使是战局不利。也要做到令行禁止。政令通达。

(2)一支频临溃败的军队要避免出现食物和医疗缺失等会导致军队士气严重下降的现象。因为一个饭都没得吃的军队。军人是无心战斗的。所以哪怕战局再不利。要加强后勤储备和医疗队伍建设。确保军队的士气不会降低到四散而逃的境地。

(3)既然题目是频临溃败。必然会带来大量的人员减员。导致士气降低。所以为将为帅者必须要提振军队士气。从历史上反败为胜的战争案例中。基本上有以下几种方法

置之死地而后生 即作战时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只有战死的境地。士兵们就会奋勇前进。杀敌取胜。 中国古代就有两个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案例。一个是韩信的背水一战。韩信故意将军队摆在河边列阵。士兵们只能向前拼杀。越战越勇。然后轻取赵军大营。另一个是项羽的破釜沉舟。项羽引兵渡河后。将船凿沉。将锅凿破。士卒们只有3日之粮。以断士卒们后路、激烈士卒们奋勇杀敌。战斗中项羽的士兵们个个士气振奋。以一当十。越战越勇。九战九捷。取得巨鹿之战胜利。

鼓励士兵、激励军队、给予士兵希望 在作战行动前。进行作战动员。采用任何方法(信仰、金钱)激励士兵斗志。巴顿在1944年6月5日诺曼底登录前为激励士兵斗志就给士兵们做了一次演讲。演讲后士兵们情绪高涨。并在欧洲战事的最后几个月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只有稳住局面。将队伍的士气扭转后。士兵们有继续作战的动力和战斗力。才有反败为胜的可能

以弱胜强需要破坏敌人的凝聚力

(1)稳住阵脚破坏对方的通讯、指挥系统。乱敌军心

淝水之战的过程我们就不做过多介绍了。淝水之战的胜负手在于。东晋谢安等人。临危不乱。抵抗意志坚定。军队战斗力强。将兵上下齐心协力。军心可用。充分利用敌人内部不稳。分化离间敌人内部关系。涣散其军心。然后以智激敌。战场上大喊“前线的秦军败了”使敌人自乱阵脚。然后趁机掩杀。才能获胜。

(2)擒贼先擒王

在两军对战中。想以弱胜强。如果能想办法把敌人的主帅擒获或者击毙。其余的兵马则不战自败。同样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比喻战争中药抓住关键要素。

钓鱼城之战。蒙哥可汗带领元朝大军围攻南宋钓鱼城。同时增援钓鱼城的宋军被蒙军狙击。无法支援钓鱼城。钓鱼城已成孤城。不过城内军民众志成城。坚决抵抗。蒙军猛攻几个月都没攻克。后来蒙哥可汗亲临战场指挥。中了飞石受伤。随后在军中病死。蒙古大军便撤围北还。

昆阳之战。刘秀为解昆阳之围。率领3000敢死队精兵。从城东迂回到城西。来到王莽军中营附近。敌军主帅王邑、王寻见刘秀军少。便自己仅带1万人马迎战。还命令其他部队不可擅自行动。岂料刘秀的敢死队把他们的部队打的稀里哗啦。在混战中王寻被杀。王邑逃跑。40万敌军因失去主帅顿时乱成一团。此时被围困的昆阳守军也从城中杀出。敌军大败。仅有几千残兵逃出了生天。

(3)离间、收买敌人。使敌人君臣失和。敌人自败

指利用计谋或者收买敌人。使得敌人引起内讧

长平之战。长平之战的胜负手就是秦国对赵国使用离间计。赵王撤廉颇而启用纸上谈兵的赵括。赵括贪功冒进。中了白起的诱敌深入之计。使得赵国40大军被活埋。

官渡之战。也是袁绍与许攸君臣失和。丧失了团队凝聚力。许攸带着袁绍粮草囤积之地的情报。献计曹操。曹操夜袭乌巢。以少敌多大败袁绍。

人心齐了。士气有了。战斗力也有了。要想翻盘。有时候还需要主帅能运筹帷幄。能充分借助地理和自然气候环境来辅助作战。

(1)善用地利

鸣梁海战。朝鲜李舜臣仅有12艘战船。而日本舰队却有130艘战船。但是朝鲜李舜臣利用鸣梁海峡湍急的水流。狭小的空间。使日本战船无法展开。先派出1艘军舰诱敌深入。等日舰进入鸣梁海峡时。猛烈炮轰日舰。由于日舰是尖底的。在湍急的海流中摇晃不定。日本炮火打不中目标。日军大败。

赤壁之战。周瑜率领的军队利用长江水流湍急。曹操的军队都是北人。不擅长水战。又中周瑜离间之计。弃用懂水战的蔡帽。反将大船铁锁连环。被周瑜火攻击败。

(2)巧用天时

元朝东征日本 最著名的就是日本的“神风”了。元朝大军船队东征日本时。两次碰上了台风。两次都因此全军覆没

赤壁之战 诸葛亮借东风。使得点燃的战船借着反常的风向。冲向曹军的战船。曹操大败

综上所述。一只濒临失败的军队。无论如何要先保人和。先稳定军心。振奋士气。提升凝聚力。然后想法设法破坏敌军凝聚力。再由主帅运筹帷幄、精细计算推演。充分地利和天时之利。方有可能反败为胜!

其他观点:

这一点古人早就总结过了。天时。地利。人和!

这是战争取胜的三要素。更是劣势方反败为胜的三大法宝!

首先咱们来说说天时!正所谓人算不如天算。行军打仗如果有老天爷保佑。那么也就赢了一半了。

别的不说。咱们就说说这位面之子之子汉光武帝刘秀。他就是妥妥“天时”第一人啊!

知道他这“位面之子”的名号咋来的吗?

话说这昆阳之战。王莽大军号称42万之众。连营数十里。军旗遍野。锣鼓喧天。将昆阳城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

而起义军呢。昆阳守城和刘秀出城调来的外援总兵力加在一起也不过两万人。结果呢?王莽的新朝大军被打得丢盔弃甲。“走者相腾践。伏尸百余里”!

由于昆阳大捷彻底击垮王莽的大军主力。王莽政权很快土崩瓦解。这才有了后来刘秀出河北争天下。得陇望蜀。建立东汉。一统天下。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仗是怎么赢的呢?那天爷可是帮了大忙!

先是“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厌伏。”王莽军心因此而不稳。后来在败退过程中又遇到“大雷风。屋瓦皆飞。雨下如注。滍川盛溢。虎豹皆股战。”

前面陨石天降。后面风雷齐聚。这简直没法玩儿了。谁遇到不崩溃啊?

当然除了位面之子刘秀。三国周郎在赤壁之战中。也享受过天时的好处。当初他火烧赤壁。诸葛亮统治妙观天象。算出那一天会有东南风。最终火趁风势。烧得曹操片甲不留啊!

当然。老天爷不仅仅帮中国人。外国人也帮。当年蒙古大军纵横欧亚大陆。举世无敌。为什么没能征服脚盆?

那是“神风”相助啊。原本在登陆之后。蒙古大军可以说所向披靡。打得脚盆军节节败退。可谁知道。刮台风了!

蒙古大军舰队被摧毁!注意。蒙古打了两次日本。两次都遇到了台风。我们虽然不能确定台风是脚盆抵抗蒙古胜利的主要原因。但绝对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除了脚盆。战斗民族也是一个非常会利用天时的民族。他们那里的严寒可是一绝啊。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BUG。不管是拿破仑还希特勒。他们都是载在了这上面。

说完天时。咱们再来说说地利!

这个就比较好理解了!比如说长江天堑。当初曹操赤壁之战大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这条河。还有中原王朝面对北方民族为什么那么吃亏。那是因为北方游牧民族多骑兵。而北方多平原。正是其用武之地。

当然。这个玩地利玩儿得最好的。还得要说越南了。当年美国大兵们可没少吃中南半岛这山地雨林的亏!

最后咱们再说说人和!

正所谓人心齐泰山移。想要在战场上绝地逢生。反败为胜。“人和”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如果人心散了。那么不管什么天时地利。那也得输。

咱们就拿项羽开举例吧。巨鹿一战。如若不是他破釜沉舟。以决死之志率军攻破王离大军。恐怕那些作壁上观的诸侯们早就逃之夭夭了。秦朝也不至于那么早就灭亡。

还有彭城之战。他三万轻骑对上刘邦56万大军。且他是孤军深入。刘邦是以逸待劳。结果呢?

刘邦大军一击即溃。军心涣散。仅仅半天便输了。前前后后死了二十多万人。自己连老婆孩子都成了项羽的俘虏。

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汉军皆走。相随入觳泗水。杀汉卒十余万人。汉卒皆南走山。楚又追击至灵壁东睢水上。汉军却。为楚所挤。多杀。汉卒十余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围汉王三匝。于是大风从西北而起……汉王乃得与数十骑遁去。】——《史记·项羽本纪》

这便是人和的重要性!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一路有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55:55

    军队,王莽,大军,项羽,委内瑞拉,之战,士气,伊拉克,天时,蒙古

  • 眼角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55:55

    没想到大家都对哪些因素可以让一支濒临溃败的军队反败为胜?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55:55

    古人云: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可见一场战争。其实在未开战之前胜负已然有了定数。只是多数人没有那个预测能力和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