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大学退而求其次好吗?
原创

选大学退而求其次好吗?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谢谢邀请。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报考志愿的时候非常常见的关于在“学校”和“专业”之间权衡的问题。有时候不仅包括学校和专业。城市也会是一个重要的考量;比如京东的老大刘强东当年报考志愿的时候。选的都是北京和上海两个地方的大学。这几年在给学生做志愿辅导的时候。都会跟他们分析这三个要素的选择和利弊:城市。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格局;大学。塑造了一个人的精神和气质;专业。培养了一个人的知识和技能;城市、大学、专业。都很重要。但是在选择的时候。还是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进行区分。在这里就跟你简单说一下。希望可以给你提供一些帮助。

平行志愿的好处和存在的问题

不能不说。“平行志愿”出来之后。一方面确实保障了高分学生被大学录取的成功率。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好的大学可以收到最好的一批生源。从大学这个因素上考虑。对于学校和学生来说。平行志愿这一举措是有好处的。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因为平行志愿填报中存在“服从调剂”措的这个功能。所以也间接造成了这几年的考试在报考的时候。学生为了保证不掉档而选择服从调剂。其“意向志愿”和实际”录取专业”之间的【匹配度】较以往有所下滑。简单说。如果冲了大学。就不一定可以保证专业。如果为了保障专业的录取成功率。那么大学可能就不能选那么好的了。这即是题设中所提到的这个问题。我在这里帮你帮原因再详细地捋了一下。

如何操作才能作出最优的选择

参考网上诸多机构和同行的意见。以及结合这几年的报考经验。我的理解是。要采取“分层选择”的方式。所谓的分层选择。即是采取两种不同的“报考策略”。对于顶尖学生来说。建议优先选择大学;对于中等学生来说。理工类的优先选专业。文史类的优先选城市。

接下来。我将就这种选择方式进一步进行解释和说明:

1、顶尖学生的报考策略

“能上985。不选211。能上211。不选普通大学”。曾几何时。985/211即是顶尖大学的代名词。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们的极力追捧。除了各类新闻消息中所提到的热门专业外。大多数的父母对大学专业本身并不是太了解。而大部分的学生也只是根据自己的第一感觉选择听起来比较好的专业。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在报考的时候更加青睐和倚重名校。当然。随着“双一流”建设方案的出台。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之间有了明显的界定。在部分学科上有传统优势的很多双非高校也因为有了自己的一流学科后。成功进入双一流的梯队。

清北复交南浙中。人大西交和哈工。一般来说。除专业医学院外。有机会可以报考这类TOP10名校的学生。很少会选择其它学校。想去这些学校的学生。对专业的要求自然也就没那么高。这是一种名校情怀。而这种情怀背后是更多人对名校的一种信任。这种信任还是比较值得的。因为除了学习专业外。大学教育尤其是好大学对人才的培养更偏向于“通识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独立思考的方式。让他们在青年时代建立起“独立人格”意识。

划重点:当一个人的独立人格意识确立之后。“价值观”也就随之确定了。对这些顶尖学生来说。本身学习能力就很强。学习一样新的事物并不难。或者说方法论的东西他们并不缺。相比方法论。价值观对他们而言更为重要。他们可以在学校里自由地学习。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和专业进行研究。思考自己的未来。甚至是国家的未来。顶尖学生在数学、英语等基础学科上都很好。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在研究生阶段。常常会重新选择新的学科和复合学科进行交叉学习和探索。而这些。也都是名校平台所能够很好地提供给他们的。从个人的发展角度上看。如果你出身平凡。那么通过高考进入一所985大学学习。是人一生当中少有的、相对公平的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

2、中等学生的报考策略

“一本选学校。二本、三本选专业”。这是每年高考报考志愿的时候。最常听到的第二句话。综合排名在150名~400名之间的学校。很难说哪所学校谁更好。学校虽然不好比较。但也不是二本、三本就一定非选专业。这时候。城市区位等其它因素的考量也重要。专业角度上看。如果想读经济类的专业。那么XX财经大学肯定比一般的大学更好。但如果从地理位置上看。首选肯定是大城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的东南地区城市。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因素供参考。一个是选择省字头的学校。并且是带有属性标签的。比如XX(省)师范大学。相对而言肯定是比XX(市)师范大学要好。而很多类似农林、理工、交通类的大学(不是学院)。也已经越来越偏向综合型的大学。最后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条件。就是很多顶级名校的独立学院虽然是民办的。但也比偏远地区的公立学校更好。考研的成功率也更高。

客观来说。如果只能选一所普通大学。自然专业的考虑肯定还是放在第一位的。但专业的范围是很大的。热门的不一定就是好专业。冷门的也不能说不行。每个专业的存在其实都是有其存在的作用和意义。所以没有所谓的“差专业”。特别是针对一些就业率很低的专业。比如生物学、植物保护等。如果经历过研究生和博士的洗礼。努力成为这个领域的顶尖人才后。依然可以获得一份相对稳定且高收入的工作。和获得相应的“职业荣誉感”及与之相匹配的“社会地位”。

划重点:当然。如果你没有做这么长远打算或者说更现实一点考虑的话。必须先承认。理工类的专业确实会比“万金油”的文科专业更好找工作。技术岗的薪资议价空间更大。一技之长在任何时候都是很有用的。理科生选择计算机、软件工程、自动化这类的技术专业。就业问题是不太需要担心了。再进一步如果还能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方向靠就更好。对于文科出身的同学。我的建议是选择大一点的城市。大城市里的好公司、大公司都比较多。所能够提供的岗位和工种也更丰富;在大城市的大学毕业后。选择的面自然会更宽一些。可以通过这个来对冲在专业岗位选择方面的弱势。如果你喜欢跟人打交道。市场营销、教育都很不错。可以重点参考。

其他观点:

由于很多考生在高中时是完全没有接触相关高考志愿政策的。所以一到志愿填报时。疑问有很多。有这个疑问必然是很正常的。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来说。需要先了解一些有关志愿报考的知识和录取政策

一.了解相关志愿报考以及院校录取的政策

1.首先需要了解什么叫做平行志愿

所谓平行志愿就是在同一个报考批次中(一本。二本)同时可填报若干个志愿。但这若干个志愿都是平行的。所有志愿都是一样的重要的。不向原来优先级有区别一样。同时每个志愿中的每个志愿也是平行的。也都是同样重要的

2.有关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

二.学会了报考政策选择后。本科和专科的报考策略也不太相同

1.对于本科来说

①重点本科(双一流) 对于能考上重点本科的学生来说。首先城市很重要。一个好的城市必然会带来不同的发展理念。能去北京上海读。就不去西北地区。西南地区读。同理学校也是如此。能去985。不去211。

②对于普通本科来说。能在省会城市(新一线城市)读。不在普通地级城市读。同时也是一样优先选择院校。再选择专业。如果能在挑选出自己比较喜欢的专业最好。如果不能则可以选择一些就业范围广。就业前景好的专业

2.对于专科来说

专科的培养模式就是以专业技能为主的。这时候的你必须要选择一个自己喜欢并且合适的。因为毕业后人家只会问你什么专业。不会问你什么学校。同时如果你成绩比较理想那么就可以选择学校。如果不太理想一定要先选择专业。只要你能在这个专业学有所成。未来发展必然不会太差

其实很多事情并不是那么美好的。如果你本科成绩十分优异那么你当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如果没那么优异那么选择一个合适的院校才是最好的。

最后

其实这不叫退而求其次。更多的是一种策略。能够把自己的成绩发挥到极致的策略。而这种策略正是所有考生都需要的

其他观点:

怎么说呢?您这个问题?

很多时候。大学只不过是一种经历?

没有什么标准。什么是好大学。什么是差大学?如果你知道国际上通常的大学评价标准。在这个知识爆炸及全球化的背景下。其实也越来越缺少意义。至少意义已经不大了。

也许是因为走着走着。被概念化、模式化了?

其实。回归初心。为什么要读书?也许。为了找个好工作?那么。什么是好的工作?……这些。都经不起拷问和推敲?

看看。马云是杭师大的;马化腾是深圳大学的……马云阿里巴巴公司那个几十亿身价的大堂接待。可能大学都没有读。

我感觉到。无论什么大学。千万不要放弃自主意识。就是说。你想要什么。你的理想。你人生的规划等等。非常重要。然后去选择适合的大学。适合的专业。以及对学习、对工作的态度应该比什么都重要。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念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39:16

    专业,志愿,大学,学校,城市,学生,都是,自己的,名校,策略

  • 难入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39:16

    没想到大家都对选大学退而求其次好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39:16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其实就是报考志愿的时候非常常见的关于在“学校”和“专业”之间权衡的问题。有时候不仅包括学校和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