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史学家司马彪所著的《续汉书》具有怎样的价值?
原创

西晋史学家司马彪所著的《续汉书》具有怎样的价值?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司马彪。字绍统。西晋人。是高阳王司马睦的长子。泰始年间。司马彪任秘书郎。后转任丞。先注《庄子》。后作《九州春秋》、《继汉书》、《战略》等。流传甚广。司马彪虽从小好学不倦。但却“好色薄行”。经常受到司马睦的责备。也因此没能成为司马睦的继承人。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司马彪由此不与人交往。而专精学习。“故得博览群书”。最终完成了使他名留青史的编纂大业。

司马彪

司马彪认为史官应该“以书时事,载善恶以为沮劝,撮教世之要。”以此兼及《春秋》。他认为孔子整理《春秋》。是因为《春秋》不完善;《诗经》混乱。所以师挚才进行整理。汉室中兴。止于建安年间。“忠臣义土亦以昭著,而时无良史,记述烦杂,憔周虽已删除,然犹未尽,安顺以下,亡缺者多。”因此。司马彪便想写《续汉书》以续“汉史”。司马表在搜集、整理各种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世祖开始。止于孝献帝。编年二百。记录了十二位皇帝。“通综上下、旁贯庶事”。作纪、志、传共八十篇。名为《续汉书》。

司马彪

司马彪在《续汉书》中极力推崇儒家礼教。认为人有尊卑贵贱之分。所有人必须遵守礼法。不得逾越。因此。他在续汉书中谈到:“夫礼服之兴也。所以报功章德。尊仁尚贤。故礼尊尊贵贵。不得相逾。所以为礼也。非其人不得服其服。所以顺礼也。顺则上下有序。德薄者退。德盛者缛。”依他之见。社会只有形成等级分明、贵贱有别的社会关系。天下才能安稳太平。

《后汉书》

但是。他也不是盲目的推崇儒家礼仪。尤其是对帝王封禅批评甚严。在论及封禅之礼时。他批判秦始皇、汉武帝封泰山“本由好仙、信方士之言。造为石检印封之事也”。 “而比太社。又为失所。难以为诚矣!”司马彪认为封禅太过铺张。浪费国家财力。损害百姓利益。只不过是一种自夸的表现形式。真正的功德只有对百姓仁德才可以彰显。仁德比礼本身更重要。

参考文献:

1、 房玄龄等:《晋书》

2、 范晔:《后汉书》

3、 李毅婷:《西晋前期政治思想的玄学化——以司马彪为中心》。《东岳论丛》。2012年第2期。

作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申向洋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明天的阳光美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4:36:25

    司马,汉书,后汉书,仁德,儒家,春秋,西晋,贵贱,晋书,建安

  • 难入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4:36:25

    没想到大家都对西晋史学家司马彪所著的《续汉书》具有怎样的价值?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4:36:25

    司马彪。字绍统。西晋人。是高阳王司马睦的长子。泰始年间。司马彪任秘书郎。后转任丞。先注《庄子》。后作《九州春秋》、《继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