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里面,严党明知道江山迟早是裕王的却还跟裕王一党势同水火,难道就不知道给自己留条后路吗?
原创

大明王朝1566里面,严党明知道江山迟早是裕王的却还跟裕王一党势同水火,难道就不知道给自己留条后路吗?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在《大明王朝》电视剧中。严嵩曾经说过一句话:大明朝只有一个人可以呼风唤雨。那就是皇上!大明朝也只有一个人可以替皇上遮风挡雨。而这个人就是我。而这句话。其实就是严嵩与嘉靖之间君臣关系的总结。注定了他不可能倒向裕王。

因为站在嘉靖的立场来说。大明朝的皇帝只有一个。就是他自己。大明朝的绝对权力必须要掌握在他的手中!裕王虽然是储君。但是诸君也是君主的臣子。在嘉靖的眼里。严嵩和裕王其实都是自己的臣子。

只有让儿子和臣子斗。他才能安心。若是让自己的心腹大臣和自己的儿子搞在一起。他的皇位还能不能坐的稳?

只不过。裕王毕竟还是储君。嘉靖也必须为他铺平道路。默认他搞自己的小圈子。并且还要让他身边的那些人逐渐进入内阁参与决策。如若不然。裕王在登基之后是坐不稳皇位的。

所以裕王的心腹。张居正可以亲近裕王。高拱也可以接近裕王。包括内阁次辅徐阶也可以接近裕王。因为他们都是嘉靖留给裕王的辅佐班子。并且他们相比于严嵩来说。也不是嘉靖的心腹。不属于嘉靖的权力核心圈之内。嘉靖对他们的定位就是辅佐新君。

有不少人说历史上的嘉靖不喜欢裕王。他还有另一个儿子景王朱载圳。历史上的严嵩是支持景王的。

历史上的事。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因为这个问题问的是电视剧。所以这里就从电视剧里面来看。至少在电视剧里。嘉靖只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孙子。他再不喜欢裕王。也只能把皇位传给裕王。因为他没有选择。同样的道理。严嵩也只有一个诸君可以巴结。而这个诸君就是裕王。

然而严嵩却巴结不了这个储君。这就是他身为嘉靖心腹臣子的悲哀。一仆不能服侍二主。除非老爷子主动发话才行。

与严嵩一样。处境非常尴尬的人。还有吕芳和陈洪。当嘉靖狠心赶走吕芳。扶陈洪那种小人上位。看到陈洪那副小人得意的画面后。估计很多观众一定是气的牙痒痒。觉得嘉靖薄情寡义。

但是这恰恰是嘉靖对吕芳仁义的地方。因为嘉靖没有让吕芳干过脏活。而且吕芳平时也非常会为人处世。虽然他也是嘉靖的人。也跟严嵩合作过。但是他和裕王没有结过深仇大恨。他在宫里面也没有像陈洪那样为了往上爬。四处树敌。无论以裕王为首的清流党。还是以严嵩为首的严党。都对吕芳尊敬有加。

后来。吕芳认准的时机。及时得向裕王身边靠拢。再加上嘉靖顾及了主仆情谊。吕芳才得以善终。

相比之下。嘉靖就不关心陈洪的死活了。他赶走吕芳用陈洪。让陈洪替自己继续干那些丑事和脏事。待自己驾崩。所有的黑锅都让陈洪去背。嘉靖则继续一世英名。

当然了。陈洪也不傻。他非常想往裕王小圈子里靠。给自己谋条后路。裕王表面上很重视陈洪。实际上也不拿他当个人。

后来。因为冯保的事情。裕王妃打了陈洪一巴掌。陈洪因为想往裕王身边靠。也就把这事给隐瞒了。没报告给嘉靖。裕王听说这事后。先是一惊。后来也坦然了。因为他也明白一个道理:嘉靖身边的人。他也只能敬而远之。陈洪想往自己身边靠。他若是接纳了陈洪。他和陈洪都会死的很惨!

并且。他已经有冯保做内廷心腹了。留着陈洪有何用?陈洪为了搞死冯保。已经得罪了裕王和万历。他名声那么差。裕王登基后迟早要收拾他的。

这一点。陈洪看不透。严嵩却看的很透。

裕王已经有张居正、高拱作为自己的外朝心腹了。他们哪个不比严嵩有能力?裕王要严嵩有何用?不管他严嵩怎么朝裕王靠。裕王也不会容他。

并且。他不是吕芳。他对于嘉靖来说。他的存在价值就是如陈洪一样——替嘉靖在朝中平衡以裕王为首的清流党势力。

严嵩即使想投靠。嘉靖能允许吗?一个王朝最有权势的大臣和将来要继位的太子居然团结在一起。嘉靖晚上又怎么能够睡得着?严党和裕王身边的清流争斗了多年。双方之间积怨太深了(比如周云逸之死)。就算裕王能够容忍严党。裕王手底下的徐阶、高拱、张居正也不可能容忍严党继续存在。

他们和严党斗争了那么多年。目的就是取代严党。得到严党的权势。

所以。严嵩要想死的不那么难看。他就只能尽职尽责的做好他首辅的工作。不能让朝廷的俗务烦到嘉靖。并且满足嘉靖无休止的欲望。只有这样。他才能活的更久一点。

说不定哪天嘉靖高兴了。让他从首辅的位子上能够体面得退下来。最后让他回到老家安度晚年。只是很可惜。他的儿子严世蕃做事情做得太过分了。太欠打了。嘉靖也曾经多次敲打与他。只是他还是执迷不悟。最后严世蕃害了他自己。也害了严嵩。

严嵩、吕芳、陈洪。这是嘉靖最信任的三个心腹。但嘉靖这三个心腹的感情。确实完全不一样的。

嘉靖对陈洪。根本没有任何感情。完全就是拿他当狗使唤。替自己背锅。陈洪也想给自己找一条退路。但是没有退路可走了。他的命运只有一个选择。就是进尽量死的不那么难看。因为嘉靖需要有人在他死后给他背锅。不可能给所有的心腹都留退路。

与陈洪截然相反的是吕芳。嘉靖虽然把他赶到了南京。但是南京远离政治中枢。远离政治斗争。嘉靖送给了吕芳一个作为先帝心腹最希望得到的大礼——善终。

夹在吕芳和陈洪中间的是严嵩。与陈洪那种背锅侠想比。严嵩的下场好很多。但是与吕芳想比。他的下场又凄凉了很多。嘉靖后来算是发了善心。在自己没死前。就让严嵩倒了台。起码还给她留条命。若活到裕王登基后再倒。严嵩会死的更惨。

所以说。不是严嵩不想巴结裕王。而是他没有资格巴结裕王。他的命运。其实嘉靖已经替他规划好了。若是好好干。嘉靖兴许能放他回老家安度晚年;若是干砸了。嘉靖就把他留到裕王登基。再让裕王收拾他。最终嘉靖选择了中间的一条路。放他回老家了。但却是灰溜溜的滚回去的。

其他观点:

没有什么真正的贤臣。贤时便用。不贤便黜。有时候。贤与不贤也由不得他们。这就是严党还有裕王不可能在一起问题的关键。

那就是他们彼此都不是一路人。大明王朝这部剧。一直以来的冲突核心关键点都是嘉靖自身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矛盾。

虽然家国一体。都是嘉靖的。但是在国事面前作为大家长的嘉靖还是分的很清楚。公私分明的。

而这派别。因为嘉靖的公私分明天然分为二派人

第二派当然是内阁和各个政府机关的文官集团。宋明以来中国社会都强调“皇家于士子共治天下”也就是所谓的“群臣共治”因此他们是臣下。不是家奴。他们是有权利参与政务的。

这二派。简单说就是。太监是打工的。他们只对皇帝负责。文官是参股的小股东。他们有权利说话。

这是权利划分和阶级根源。那么回到严嵩问题又如何?

而且天然的身份优势让他做这样的事情反而更顺利。

嘉靖吧严嵩当做自己的家奴还有刀斧手在使用。而严嵩也是尽心尽力。这就是问题的关键。那就是严嵩已经抛弃自己的派别。从一个股东变成奴才。这样情况下。作为反对派的内阁当然不满。内部出叛徒。还是如此重要人物。这还得了。如果这样事情成为常态。那么我们都会成奴才啊。

于是他们会找皇帝理论。用光面堂皇的正义和是天理做旗帜。大张旗鼓的对嘉靖说。作为天子当一社稷江山为重。不能“逆天而行”。

这话意思大家懂吗?都是假的。不过是告诉嘉靖。大明我们也是有股份的。

但是嘉靖是个听话的皇帝吗?他一直都不是。为了私欲他必须重用严嵩。于是无数有股份的文人开始前仆后继的死谏之路。归根结底就是告诫嘉靖。

这个国家有我们一份。你不能瞎掰。

老严啊。你去处理一下。

最后杨继盛死谏。被杀。沈炼死谏也被杀。

为了表面上的脸面。他没有亲自动手而是借刀杀人。这刀就是严嵩。

严阁老那是真仗义。主动帮嘉靖扛黑锅。而换来的就是严党的高官厚禄还有权威。

这买卖值得吗?在嘉靖一朝当然值得。但是嘉靖是会死的。可是已经成为家奴的严嵩还有他们利益集团却不同。

已经被认定为叛徒的严嵩。如果对裕王还有清流说。我想回来。这大明还有我的股份。你看他们答应不答应?

更何况嘉靖早就在为自己的儿子安排身后事。当嘉靖将徐阶。高拱。张居正这的清流都安排个裕王做师傅的时候。就是清流和严嵩党羽对立的时候。

而主导这一切的就是嘉靖。严嵩成了嘉靖制衡裕王清流的武器。存在目的就是与裕王清流集团为敌。这才是严嵩存在的价值。作为家奴帮我做事。作为政治制衡的武器帮我稳定朝局。作为我的人。最后跟我一起去死。

也就是说嘉靖从一开始就没想过给严嵩活路。在嘉靖看来我活一天。你听话就让你得瑟一天。仅此而已。

这就是我开篇就说:没有什么真正的贤臣。贤时便用。不贤便黜。有时候。贤与不贤也由不得他们。

这句话是嘉靖留给裕王的最后一句话。也是最后的告诫

那么他要传递的意思到底是什么?

其实不过是告诉裕王:你小子别太幼稚了。我知道你和文官清流关系好。这也是我特意安排的。如我这样的帝王全天下没有几个。这手段你学不来。你还是老老实实让他们参股得了。等你弄明白“贤与不贤”道理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什么是“贤时便用。不贤便黜”。

后来的满清不一样。他们懂这个道理。于是。他们让文官全部当奴才

也因此。明朝大臣称呼自己为“臣”。清朝大臣基本称呼自己为“奴才”。

区别的关键点就是。文官集团有没有参股权。。。。

其他观点:

朱载垕本来是嘉靖皇帝的皇帝的三子。本来没有什么机会做皇帝。

嘉靖十八年(1539年)。嘉靖册封自己的次子朱载壡为太子。三子朱载垕为裕王。四子朱载圳为景王。

但是朱载壡当年十年太子之后。死了。按理来说。太子之位应该落到裕王头上才对。但是嘉靖因为先太子之死。一直没有再次册封太子。

裕王虽得不到嘉靖的宠爱。但于情于理。裕王继承大统是毫无疑问的。这一点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按说。以严嵩之精明。在明知裕王是皇统的情况。要给自己找个靠山。向裕王靠拢才对。

但是。这是万万不可能的!

嘉靖才是当朝皇帝。即便自己的江山未来是儿子。但只要他嘉靖没死。就算是儿子。也不能威胁自己的皇位!我给你。你才能拿;我不给你。你不能抢!

严嵩一党和裕王一党。是嘉靖时代最大的两股势力 如果这两股势力何在一块。嘉靖的皇权岌岌可危!所以。嘉靖绝对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出现!

严嵩岂能不明白其中的利害。他非常明白自己的定位。他就是一个工具。嘉靖用来制衡的裕王的。

严嵩和裕王作对。是嘉靖所希望的。如果严嵩靠向裕王。嘉靖立马就会要了严嵩的命。

再说。裕王一党的徐、高、张等人。跟随裕王日久。就是为了最后分蛋糕。他们岂能让严嵩加入?一朝天子一朝臣!

所以严嵩明知裕王会继承大统。还是要去和裕王作对。这是他唯一的选择!

只是。严嵩的儿子严世蕃做事太绝。不给自己留活路!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明天的阳光美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4:47:08

    嘉靖,自己的,心腹,清流,都是,明朝,的人,文官,皇帝,儿子

  • 渭城曲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4:47:08

    没想到大家都对大明王朝1566里面,严党明知道江山迟早是裕王的却还跟裕王一党势同水火,难道就不知道给自己留条后路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4:47:08

    在《大明王朝》电视剧中。严嵩曾经说过一句话:大明朝只有一个人可以呼风唤雨。那就是皇上!大明朝也只有一个人可以替皇上遮风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