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上面是滕王阁诗。作者是王勃。当然比滕王阁诗更出名的就是王勃的滕王阁序了。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可谓是妇孺皆知的名句。江西南昌滕王阁。也因王勃的一篇文章而名满天下。
当然一同出名的。还有滕王阁的建筑者。滕王李元婴。
李元婴(630年―684年)是唐高祖与柳宝林所生。是李渊的最小的儿子。生于贞观四年。
李渊不想把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就这样白白拱手送给儿子了。 可是李世民在玄武门干掉李建成和李元吉之后。就派尉迟敬德全副武装地去逼宫。
李渊强行镇定。夸奖了李世民几句。当然如果他当慌了。他就game over了。在这之后不久。李世民就被立为太子。很快之后他又当上了皇帝。
李世民对他老爹李渊可不厚道。不仅把他老爹赶出原来的寝宫。还在夏天丢下他老爹自己出去避暑。
而且还在宴会上阴阳怪气地调侃的老爹。所以当我们都称李世民是一个贤君的时候。也应该全面的看问题。
好了我们回到李元婴。 滕王李元婴先后派驻金州(今陕西安康)、滕州(今山东滕州)、洪州(今江西南昌)、隆州(今四川阆中)。
原来李元婴是一个贵族公子哥。擅长过奢侈生活。但是你要真把他分到一个地方。让他管理民政。这就不是他的特长。
唐贞观十三年(639年)李元婴受封为滕王。食禄滕州。李元婴到山东封邑后。就开始了嗨皮的生活。骄奢淫逸。大兴土木 。当地民愤极大。
他还是个建筑学家。盖了不少精美的亭台楼阁。这也给当地的百姓们增加了不少的负担。
李元婴还很会敛财。当时他和蒋王李恽以能敛财而著称。唐高宗李治赏赐诸王时。唯独没有赏赐他俩。
而是赏给他俩两车麻。并对他俩说。滕叔蒋兄能自经纪(指善于敛财)。我就不赐给你们东西了。给你们两车麻。留着作穿钱的绳子吧!
老百姓不买他的账。无奈之下。高宗李治只好将他贬到苏州。李元婴到苏州后。很快又调任为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生活安定之后。李元婴就又想建房子了。永徽四年(653年)。他又选址赣江之滨。广聘能工巧匠。修起了一座高插云天。庄严大气的楼阁。这就是王勃笔下的滕王阁了。
高宗调露元年(679年)。李元婴改任隆州(今四川阆中)刺史。李元婴到任之后。按宫苑的格局。在嘉陵江畔的玉台山腰建起了一处规模宏大的行宫。
之后。他又在阆中玉台山建玉台观和滕王亭。在阆中五年。乐不思长安。
在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言李元婴“亦善画”。唐张怀瓘《画断》则称他“工于蛱蝶”。李元婴善画蝴蝶之事。在民间亦广有盛传。
看来李元婴真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呢。而且他的一生是幸运的。首先躲过了血腥的玄武门之变。一生之中大多居于外地。不牵涉政治斗争。生活的很潇洒。
而且。由于他幸运的在684年去世。因而躲过了武后的多次血腥大屠杀。不然以元婴的高贵身份。自然也逃不过和他的兄弟子侄们一样的惨死命运。
何苦生在帝王家呀!
其他观点:
这位滕王就是唐高祖李渊被迫退位后。百无聊赖在后宫纵欲时与柳宝林生下来的最小儿子李元婴。时李渊已经六十五岁了。也算老当益壮。李渊死时。李元婴才五岁。就交给李世民抚养。对于一个年幼没有威胁的皇弟。李世民乐得当好人。为父育儿垂范天下。在李元婴十虚岁时。就把他封为滕王。食禄在山东滕州。
王勃在洪都大展身手。已在蜀中的李元婴一无所知。继续发扬他的爱好。又在嘉陵江畔的玉台山腰建起了一处规模宏大的行宫。这就是杜甫诗中的阆中滕王阁。李渊这位第二十二儿子。骄奢风气连李治也难以忍受。多次贬往边远地区。竟毫不收敛。之后的日子。又在阆中建玉台观和滕王亭。在阆中为官五年。连长安也不去朝拜了。(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其他观点:
我们在高中的时候都学过王勃的《滕王阁序》。滕王阁与岳阳楼和武汉的黄鹤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王勃也因此一举成名。这其中还留下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名句。
这个滕王可是个有故事的人。他叫李元婴。是唐高祖李渊的第22个儿子。也是李世民最小的弟弟。李渊把皇位让给了李世民。自己做起了太上皇。晚年过得有滋有润。闲得没事在贞观四年就生下了这个小儿子。
李世民看着这个比自己小32岁的弟弟。也很无奈。但毕竟是自己的弟弟。在李元婴9岁的时候就封他为滕王。封地在山东的滕州。
李渊老来得了这个幺儿。自然是对他百般溺爱。含在口里怕融了。顶在头上怕飞了。使得李元婴从小就养成了许多的怀毛病。
李元婴的所作所为引起了当地百姓的强烈不满。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长安城里。此时李世民已经去世。皇帝是唐高宗李治。面对这个比自己还小两岁的叔叔。李治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只好把他的俸禄和随从减半。改任洪州都督。
可无论李治怎么处罚他。李元婴都还是老样子。我行我素。李治也很无语。
山东滕州的这个“滕王阁”因为李元婴的名声太臭。当地百姓对他颇有微词。因此很快就拆掉了。
李元婴到了洪州(今南昌)之后。并没有改掉之前的毛病。他看到这里景色优美。还是很怀念在滕州的生活。于是又在赣江边修建了一个更加豪华气派的“滕王阁”。这个就是王勃的《滕王阁序》里面的滕王阁了。所以《滕王阁序》的第一句就是“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意思是指位于洪都的新“滕王阁”。
他平时比较喜欢打猎。他每次打猎的时候。都强收老百姓家中的猎犬还让猎犬的主人跟着后面跑。不打猎的时候就专门用弹弓打百姓的额头。实在是无聊至极。
李元婴在洪州任职都督。以贪腐闻名。从下属官员和老百姓手里搜刮了大量的钱财。唐高宗李治还专门赏赐给他两车麻。让他做成绳子好穿钱。嘲讽他善于理财。真是令人哭笑不得。李元婴竟然成了反腐的典型。
李元婴不仅贪财。而且还好色。强抢人妻是他的一大恶疾。凡是看到哪个官员的妻妾漂亮。。他就以王妃的名义召她们进宫。然后进行调戏。再做苟合之事。因此许多官员畏于他的权势是敢怒不敢言。
有一个新来的官员叫崔简。他的妻子是郑氏。也被李元婴盯上了。崔简心神不定、焦急不安。而郑氏倒十分镇定。她对崔简说。别担心。现在是太平天下。有什么可怕的?郑氏进入王府后。李元婴故伎重演。欲行不轨。没想到郑氏大喊大叫。旁边的下人说。你喊什么。这是王爷。
李元婴偷鸡不成蚀把米。被人打破了相。是哑巴吃黄连。只好忍气吞声。一连几天都不好意思出来见人。高宗李治对于这个小叔叔已经完全失去耐心了。又把他调贬了四川阆中隆州。但是谁也没想到李元婴在这个山高皇帝远的隆州依然是我行我素。又修建了一座“滕王阁”。看来他一生都离不开这个东东。
大诗人杜甫曾经在一个草长莺飞、白云缭绕的日子参访过阆中的“滕王阁”。写下了一首诗“君王台榭枕巴山。万丈丹梯尚可攀。人到于今歌出牧。来游此地不知还”。这幽美的环境让诗人尽兴昂然。流连忘返。
算起来李元婴所干的坏事可谓是车载斗量。但都是一些鱼肉百姓。霸人妻女的小事。虽然在李世民国丧期间仍然喝酒唱歌有点过分。但他与争权夺位一点关系都没有。作为正儿八经的皇子。他并没有对皇位产生过任何的威胁。而是终日以诗画、酒肉为伴。所以不管是李治还是武则天都对他不加防备。反而让李元婴在那种危机四伏的时代好好的幸存了下来。李元婴骄奢淫逸。品行不端。主政各地都毫无政绩可言。充其量就是个混世魔王。李治都三番两次的调动他。但他是烂泥扶不上墙。只会做些烂屁眼的事。因此在历史上名声扫地。不值得一提。这也大概就是语文老师在讲《滕王阁序》的时候不愿意提到滕王李元婴的原因吧。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58973.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李元,阆中,滕州,李渊,王勃,山东,高宗,赣江,是个,老爹
没想到大家都对《滕王阁序》中的滕王是谁?能不能介绍一下他的生平?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