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国要以秦岭淮河作为南北分界线?
原创

为什么我国要以秦岭淮河作为南北分界线?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为什么中国要以秦岭淮河作为南北分界线?

现代专家、地理学者们。根据自然条件、温度差异、地理风貌、农作物生产、土壤变化、植被差异、百姓生活习性不同等大致规定勾画了这么一条“南北分界线”。就是“秦岭——淮河”这一分界线。线以南称为“南方”。线以北叫作“北方”。其实中国分为四个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青藏地区与其它地区分界线是昆仑山山脉和横断山脉;西北地区与其它地区分界线是昆仑山山脉、黄土高原、大兴安岭等。





其他观点:

秦岭淮河是常说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

无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都将这条分界线作为南北分界线是因为这条线的南北差异巨大。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农业生产方式以及人们的风俗习惯都有明显的不同。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八百毫米等降水量线。市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旱地作物和水田作物的分界线。0度等温线。水稻小麦种植的分界。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自然

秦岭淮河以北属于北方地区。冬季温度在零度以下。江河湖海有结冰期。大部分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夹杂小部分的针叶林。由于北方年降水量较少。大部分集中在夏季。年际变化大。所以只有在夏季才能形成河流的汛期。由于植被和地质条件的影响。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的河流泥沙含量较大。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恰好相反。忽略高差的影响。南方大部分地区河流没有结冰期。而且南方地区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植被覆盖率高。降水量多。主要降雨集中在夏季。汛期时间长。但由于植被覆盖率高所以河流泥沙含量小。

人文

秦岭淮河以北主要是旱地农业。主要的农作物是小麦和玉米。作物熟制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南方主要是水田农业。主要作物是水稻以及甘蔗茶叶等经济作物。一般一年两熟的三熟。由于作物生长周期不同。接受光合作用不同。南方的稻米普遍没有北方的香。特别是东北地区的大米。在经历了漫长的生长周期之后。味道绝美。

其他观点:

秦岭~淮河是我们国家一条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线。虽然说在地图上画不出这条界线。但确确实实存在着。具体的说:1。是我国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2。一月份0°C等温线。3。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4。亚热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5。小麦种植区与水稻种植区的分界线。……细数不下十几条分界线。那么为什么会形成这条分界线呢?笔者认为与青藏高原有很大关系。是青藏高原破坏了地球行星风系。改变有了大气环流的运行。此外还与地形有关。

上图:青藏高原动力作用明显。它是一个巨大的高原。平均海拨4000米以上。西风环流受阻于青藏高原后。分为南北两支。北支经过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等地。相比南支空气干燥。温度较低。南支经过低纬度海洋面孟加拉湾地区。空气湿度大。动力属性好。受副热带高压抬升作用。向北移动。南北两支交汇于秦岭~淮河一线。由于南北两支气流属性有差别。北冷干、南暖湿气流相遇后产生降水。气温还呈现出南北差异。

青藏高原热力作用突出。冬季(每年10月~5月)因地势高。冰雪面积大。辐射冷却快。降温迅速。成为一个低温高压中心。此中心一方面使高原南侧的南支气流得到加强;另一方面。这个低温高压中心又迭加在蒙古高压之上。更加强了冬季风的势力。两股南北两支气流也多交汇于秦岭~淮河一线。使我国冬季在此线上呈现出北冷南暖特征。成了我国一月份0°C等温线分界线。

此外还不能忽视地形的影响。秦岭横亘在我国中部地区。呈东西走向。对南北两气流都有阻挡作用。使得山体南北两侧呈现不同的气候特征。客观上加剧了秦岭~淮河南北自然环境的差异。

值得一提的是。秦岭~淮河这条南北地理分界线不能想象成一条国界、省界。它应算是一个狭窄的区域。所以我们在地图无法标出。另外这条界线受各种因素影响不是静止不动的。南北略有移动。只是波动范围狭小。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3:38:29

    秦岭,淮河,分界线,青藏高原,地区,这条,北方地区,等温线,季风气候,降水量

  • 滴蜡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3:38:29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我国要以秦岭淮河作为南北分界线?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3:38:29

    为什么中国要以秦岭淮河作为南北分界线?现代专家、地理学者们。根据自然条件、温度差异、地理风貌、农作物生产、土壤变化、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