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其实。慈禧当太后不算逆袭。是顺理成章的。
最关键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慈禧入宫第四年就生了个儿子。而且还是咸丰帝唯一的儿子。在那个时代。不要说皇家了。就算普通地主家也是妥妥的地位猛涨啊!
咸丰帝这个人历来评价就不高。他是体弱多病。还贪恋美色。身子骨不行。还瞎折腾。但是。就是这么一个贪恋美色的咸丰。还就只留下一个儿子。母凭子贵嘛。慈禧能权倾朝野。儿子是第一大功臣。
除了儿子之外。慈禧还有没有其他优势?
当然有。比如美色。我们从慈禧老年的照片推测。她入宫时17岁。长相应该也是很标致的。清末民初冒出来的众多野史。也是无一例外的夸赞慈禧的美貌。比如那个英国军官埃德蒙·拜克豪斯。还言之凿凿的说自己是慈禧的情人。各种夸(十有八九是为了卖书)。再比如美国画家凯瑟琳·卡尔。算是近距离观察过慈禧。她就明确表示慈禧皮肤保养很好。有贵族气质。看起来仅仅像40多岁的人(其实已经60多了)。
至于裕德龄还有一些宫女的回忆。基本上都是一片赞叹。所以。我们大致可以认定。慈禧年轻的时候。长相还是很不错的。
个人认为。咸丰的后宫当中。慈禧还有一个大优势。就是善于权术。
(影视剧剧照)
这一点除了家庭教育因素外。肯定和天分有关。我们从后期两宫太后主政时期。她和慈安的不同表现就能看出来。都说慈禧有着很强的权力欲望。而她这种权力欲望的底气从哪来?肯定是自己真的善于权谋。
慈禧和慈安是同一批被选入宫的。可以肯定的说。咸丰更喜欢慈安。所以。慈安才在半年时间内。连升四级晋升为皇后。如果真的她能再生个皇子。那就真的没慈禧啥事了……
慈安成为皇后的时候。慈禧还是兰贵人。地位上肯定没法比。更为关键的是。此时的咸丰不仅钟情于自己的皇后。还有同一批选进来的其他嫔妃——慈禧的竞争对手又多又强大。
慈禧咸丰二年入宫。两年后才升了一级。成为嫔。应该是例行升迁。看来最初并不受宠。所以。必须想办法讨咸丰帝的欢心。才能有机会往上爬……这其中做了多少工作。咱们就不知道了。但是讨好皇上身边的太监。应该是少不了的。结果。咸丰四年升为嫔。第二年就怀上了皇子。第三年生下了载淳……
所以。绕来绕去。其他的都是次要的。生下咸丰唯一的儿子。也就是同治帝。才是慈禧最大的优势。
其他观点:
咸丰二年。选秀入宫:
礼敬皇后。交好后妃:
一举得男。后宫第二:
入宫后的第二年。兰贵人被晋为懿嫔。两年后。懿嫔生下了咸丰皇帝的第一个儿子。也是咸丰朝的大阿哥载淳。这位咸丰皇帝唯一成活的儿子就是日后的同治皇帝。懿嫔母凭子贵。被咸丰皇帝升为懿妃。皇长子满周岁时。懿妃由因为诞育长子有功而被升为懿贵妃。叶赫那拉氏成为了咸丰朝首位贵妃。也成为了当是后宫之中地位仅次于皇后钮祜禄氏的二号人物。
皇帝驾崩。意欲垂帘:
两宫垂帘。二十余载:
从同治元年开始。一直到光绪七年。慈安皇太后病逝。这期间的二十年。朝堂上的小皇帝从同治换成了光绪。然而坐在帘子后面的依旧还是慈安、慈禧两宫皇太后。两宫皇太后共同垂帘的二十年间。朝政事务的最终裁决权始终为嫡出的慈安皇太后掌握。才华能力出众的慈禧太后仅负责一些具体朝政事务的处理。总体而言。这二十年间。两位皇太后能够相安无事。这期间。外国列强暂缓了对清王朝的侵略。国内的农民起义被逐步剿灭。清政府通过洋务运动逐渐恢复了元气。两宫太后治下的清王朝一度起死回生。这一时期也被一些人成为“同治中兴”。
一宫独裁。权倾朝野:
很多人认为慈禧太后从辛酉政变后便掌握了清王朝的最高权力。这样的看法实际上是错误的。慈禧太后的掌权也是经历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长达二十多年时间。几乎占据了慈禧太后掌权四十八年时间的一半。可以说直到光绪十年之后。慈禧太后才能够不受任何制约的随心所欲的享受权力带来的快感。
原创:历史课课代表
其他观点:
我们先来明确一下叶赫那拉氏的人生时间节点:
光绪二年。17岁。经“选秀”入宫。获封兰贵人;成为仅次于皇后钮祜禄氏和云嫔武佳氏的后宫三号人物。
光绪四年。19岁。晋升懿嫔;成为仅次于皇后钮祜禄氏的后宫二号人物。而后后宫“二把手”的位置一直保持到咸丰皇帝驾崩。
光绪六年。21岁。为咸丰皇帝生下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晋升为懿妃;
光绪七年。22岁。晋封为懿贵妃;
光绪十一年。26岁。光绪皇帝驾崩。被继承皇位的同治皇帝尊封为圣母皇太后;
同治元年。27岁。“上两宫徽号。且定嗣后诏书奏牍。皆以慈安、慈禧并称。不复有母后、圣母之分别”。成为“两宫并立”的皇太后;
光绪三十四年。74岁。光绪皇帝驾崩。命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为嗣皇帝。被尊为太皇太后。
不可否认。慈禧太后之所以能够成为晚清政权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母凭子贵”的因素绝对不能忽略;但这绝非全部原因。甚至绝非主要原因。
1、天生丽质的兰儿。初一入宫便注定了日后的飞黄腾达
出生于满洲镶蓝旗的叶赫那拉氏。并非出身显赫家族。其父叶赫那拉·惠征在光绪二年仅为正四品道员。基本相当于现今稍高于厅局级正职的行政级别。但其毕竟是官宦家庭出身。“年十五六岁时。五经成诵。通满文。二十四史亦皆浏览”。以至于光绪二年初一入宫便迅速获得了时为康慈皇贵太妃的喜爱。为其以后获得咸丰皇帝恩宠打下了基础。
另外。通过现今传世的慈禧照片和画像。能够看出年轻时的叶赫那拉氏必然是一位不输于明星的娇艳丽人。这必然会让风流儒雅、喜欢醇酒妇人的咸丰皇帝一眼相中。叶赫那拉氏的初封位分虽然仅为贵人。但却是仅次于当时皇后和潜邸旧人云嫔的三号人物。由此足以证明叶赫那拉氏的天生丽质。
可在当时的咸丰后宫中。除了兰贵人。还有9位后妃;咸丰皇帝又时常留恋于圆明园。沉醉于“汉女之侧”。以至于其很长时间都未得到咸丰皇帝垂怜。初入皇宫的辉煌和现今的孤寂。让兰贵人只能想尽办法引起咸丰皇帝的注意。
奕詝暇辄携妃嫔游行园中。闻有歌南调者。心异之。越日复往。近桐阴深处。歌声又作。因问随行内监以歌者何人。内监以兰儿对。奕詝乃步入桐阴深处。盘坐炕上曰:“召那拉氏入。”此即得幸之始也。
自此以后。咸丰皇帝“暇辄至其寝室。旋即有娠”。据相关史料记载。咸丰皇帝对叶赫那拉氏恩宠有加。以至于达到了“文宗宿孝钦所。数日不视朝”的地步。
甚至。因为对叶赫那拉氏的特殊宠爱。再加上叶赫那拉氏“工于书法”的长处。以至于让心力憔悴的咸丰皇帝学起了唐高宗李治。让其代笔批阅奏章并允许其发表政见。
2、咸丰皇帝驾崩。慈禧太后强硬消除“赞襄政务八大臣”的威胁
咸丰十年。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咸丰皇帝以“木兰秋狝”为名。携带后宫妃嫔逃往承德避暑山庄。并继续自己“醇酒妇人以自戕”的消极应对计划。并于咸丰十一年七月病逝于避暑山庄。
咸丰皇帝临终。为年仅6岁的同治皇帝安排了“赞襄政务八大臣”。赞襄政务;同时。为压制政务大臣的权力。授予慈安太后“御赏”印章、同治皇帝“同道堂”印章(由慈禧太后代管)并明确规定政务大臣所出政令。需同时加盖两枚印章。方能生效。
但咸丰皇帝驾崩后。以肃顺为代表的“赞襄政务八大臣”面对两宫皇太后和年幼的同治皇帝。日益骄横、跋扈嚣张。严重威胁两宫皇太后尤其是“肃顺数次觐言欲废之”的慈禧太后的地位。
在恭亲王奕訢和醇郡王奕譞的绝对支持下。成功发动政变。夺得朝政大权以后。慈禧太后又展现了自己“最毒妇人心”的一面。诛杀肃顺;命端华、载垣自尽;剩余五位。革职、流放。而后。施行“垂帘听政之制”。以两宫皇太后代行皇帝职权。掌握了最高统治权。
3、两宫并立以后。慈安太后又成了慈禧太后的最大制约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咸丰皇帝临终为防止日后出现“母后擅权”的不利局面。曾经“秘授朱谕一纸与慈安后”。并明确规定:“西宫若恃子为帝。骄纵不法。卿即可按祖宗家法治之”。
《满清外史》对这份密诏有着更为明确的说明:
迨至热河疾笃。始密书遗诏。付东宫钮祜禄氏曰:“西宫援母以子贵之义。不得不并尊为太后。然其人绝非可倚信者。即不有事。汝亦当专决。彼果安分无过。当始终曲全恩礼。若其失行彰著。汝可召集廷臣。将朕此旨宣示。立即赐死。以杜后患。”
不管如何。两宫皇太后并立以后。唯一能够对慈禧太后形成制约的就只剩下慈安太后这一位正宫太后。但骄横跋扈的慈禧太后并没有以极端手段除掉这个巨大障碍。而是在其面前“慑于嫡庶之分。亦恂恂不敢失礼”。恭敬有加、事事先禀明而后行。以至于让原本就“优于德”的慈安太后渐渐“不多闻外事。且辄静摄不出”。乃至逐渐出现慈禧太后独掌朝政大权的局面。
后记
不可否认。独子载淳为叶赫那拉氏赢得了咸丰皇帝更深一步的恩宠。也为其提供了夺取最高权力的理想平台。但是同治皇帝。只是慈禧太后走向成功的起点。如果没有自己的努力。没有在“辛酉政变”中的政治手段。没有对待慈安太后的“恂恂不敢失礼”。也绝对无法实现她走向人生巅峰的梦想。
参考文献:《垂帘太后:慈禧》、《清实录·文宗实录》、《清代野史大观》、《翁同龢日记》、《清史稿·后妃列传》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刚创业,投资新项目有什么选择?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75568.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咸丰,皇帝,光绪,慈禧,皇太后,同治,太后,慈禧太后,慈安,两宫
没想到大家都对慈禧入宫不过是一小贵人,后来如何逆袭成为权倾朝野的太后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其实。慈禧当太后不算逆袭。是顺理成章的。最关键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慈禧入宫第四年就生了个儿子。而且还是咸丰帝唯一的儿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