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魏国的五子良将是谁?蜀国五虎上将是谁?吴国的12虎臣如何?
原创

三国中魏国的五子良将是谁?蜀国五虎上将是谁?吴国的12虎臣如何?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魏国五子良将是。于禁。张辽。张郃。徐晃。乐进。

蜀国五虎上将。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

吴国十二虎臣。程普。韩当。黄盖。甘宁。丁奉。潘璋。董袭。陈武。徐盛。周泰。蒋钦。凌统。




其他观点:

首先。所谓“五子良将”、“五虎上将”、“十二虎臣”都是因为在三国志里同列为一专而被后世统称。

五子良将无可厚非。是张辽、徐晃、于禁、乐进、张颌。是曹魏区别于曹操本家虎贲八将的另一组名将。即区别于夏侯惇、夏侯渊、夏侯尚、曹洪、曹仁、曹休、曹纯、曹真这八位本家名将。无论官阶还是战绩。曹操本家这八位虎贲将军中都略胜一筹。毕竟是曹操自家事业。重用自家人也在情理之中。五子良将里除了张辽在合肥挂帅(都督)、张颌在汉中挂副帅(都督)以外。无人担任过军队主帅;而虎贲八将里。夏侯惇在曹操起兵时就于兖州挂帅防御北面袁绍、夏侯渊是曹操西线绝对的主帅。曹仁在合肥一带做过主帅。曹休在西凉北面为都督。主要是1纯不用说了。曹操最精锐的虎豹骑就是曹纯统领。曹真也是在夏侯渊死后做西线主帅。所以说五子良将多为将才。虎贲八将为帅才。夏侯尚和曹洪多少有点沾光的意思。

五虎上将分别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这里强调一下。赵云确实是沾光才进来的。历史上没有赵云统帅军队赢得过大型战役的记载。且刘备分封了前后左右四将军是关张马黄。赵云只是镇东将军。甚至不如魏延的镇北将军。因为魏延有兵权且任汉中太守。也不如陈到的征东将军。因为陈到是刘备特种部队白耳军的统帅。且任永安太守。马超也是有名无实。分封后在天水边界驻守。目的是维护羌族的民族关系。而黄忠定军山胜利后基本处于养老状态了。关羽还没死的时候他已经死了。所以夷陵之战并没有参加。张飞和关羽被程昱赞为万人敌。这两人也确实有勇有谋。也各自挂帅督统一方。张飞为江州太守。督江州战区。关羽则督荆州。

东吴十二虎臣为程普。韩当。黄盖。周泰。蒋钦。陈武。甘宁。董袭。凌统。徐盛。潘璋。丁奉。这里没有太史慈。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他没有与这些人同列一专。其中。程普是武将之首没有争议。也曾经在东吴孙策去世。孙权过度期内担任过东吴都督。韩当在东吴后期。陆逊前带领过东吴都督。其余十人全都只是做将。未有挂帅之人。主要是是因为东吴的用人机制约束。但为将者战绩都有亮点。比如甘宁五百军士挡住关羽三万军队不敢渡江。;程普主导的乌林之战。打的曹操曹仁全军覆没;合肥之战中。短兵拼杀张辽的凌统;拿了关羽人头的潘璋。

三国乱世。英雄辈出。际遇不同。出身不同。主公不同。成就也就不同。不能说谁比谁强。毕竟主导形势的权力在主公手里。并不在将手里。你认为这些将领如果排名。会怎么排呢?

其他观点:

谢邀。

魏五子良将。是正史中记录的。分别:

于禁。张辽。徐晃。乐进。张郃。

蜀五虎。是演义中的说法。罗老先生的定义。世人认同和传唱度较高。是因为在正史中。陈寿将关张马黄赵合传。

如果按正史中的职级和贡献而言。魏延至少会在第四位。毕竟是冤死(被自己人整死)不得善终 与张飞被小人杀害又不同。加上“反骨仔”的形像刻画。很难被大多数世人认同。

吴国十二虎臣。也是正史中的称号。类似于魏五子。演义中。吴将存在感比较低。除了几个都督外。大多被弱化了。吴的实力本身也比蜀强不少。 这一十二人分别是 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

不过我个人认为这十二虎中也参次不齐。如潘璋。运气好。人品差。陈武 董袭 徐盛 等几位 可能约等于马岱这个档次。

刘备根基浅。人才少。人刚多一点的时候东征折了一大半在里面。像程幾 傅彤等将都没什么机会表现。也难看出实力。所以东征前 和 后 就那几位将上台表演机会多些。

个人看法。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亦久亦旧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4:47:07

    东吴,良将,都督,关羽,夏侯,虎贲,太守,五子,正史,将军

  • 寄心梦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4:47:07

    没想到大家都对三国中魏国的五子良将是谁?蜀国五虎上将是谁?吴国的12虎臣如何?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4:47:07

    魏国五子良将是。于禁。张辽。张郃。徐晃。乐进。蜀国五虎上将。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吴国十二虎臣。程普。韩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