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谢谢邀请!这个竖子指的是司马炎。阮籍看似行为古怪。实际上是伪装的。并不是阮籍的本来面目。魏国末期。司马昭父子想取代曹魏政权的面目暴露无遗。因此特别注意社会上各种人士对自己的态度。若谁不和司马昭父子合作。就会有杀头的危险。阮籍很不满司马昭父子的做法。又不想和司马昭父子合作。因此。借贪酒假装痴呆。每天都喝得烂醉。经常十几天不醒酒。司马昭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拢略阮籍。要阮籍的女儿嫁给儿子司马炎。要是换了别人。肯定求之不得。可是阮籍不愿意。但又不能公开拒绝。便整天喝得烂醉。媒人来提亲。看到这种情景。想说也说不上话。刚想开口。阮籍又呼呼睡着了。由于司马昭事情多。不经意间。就把这事忽落了。
司马昭有一个谋士叫何曾。看到阮籍整天喝得昏昏沉沉。认为阮籍这样做是对司马昭父子当权的不满。建议杀掉阮籍。可是司马昭认为。阮籍爱酒。整天迷迷糊糊过日子。并没有反对自己的实际行动。用不着杀他。也就是阮籍的这种做法。救了自己的命。
对待社会上和他交往的人。阮籍有一套与众不同的做法。他不喜欢的人来拜访他。坐了大半天也没有一句话。并且用白眼珠来看人。若是自己喜欢的人来拜访他。就有话说了。而是用青眼珠看人。这就白眼、青眼的来历。后来人们就用“垂青”、“青睐”来形容对某人或事物的欣赏、钟爱。
尽管人们认为阮籍行为古怪。而实际上阮籍是魏晋时期了不起的文学家。他的代表作是《咏怀诗》。有80多篇。见解独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这里的含义是隐晦的。意思是说。因为当时没有超过你的英雄。那么你就是英雄了。若有超过你英雄。也就数不上你了。阮籍之所以用“竖子”一词。是为了表达轻蔑之意。这个竖子指的就是指司马炎。可见阮籍对司马炎取代曹氏政权是不满的。也就是说。因为没有超过司马炎的英雄。使得司马炎成名了。这句话流传到现在。他的内在含义。适应范围还是很广的。无论在何时何地。道理都是一样的。
其他观点:
阮籍。因出仕曾任步兵校尉。后世称之“阮步兵”。他一生谨慎避祸。信奉老庄之道。远离官场争斗。就连司马昭欲与之联姻他都靠醉酒巧妙避开。
魏晋时期。政局险恶。他作为竹林七贤之首。好辩音律。致力开创五言诗。白眼看人。藐视礼法。行为乖张。为世俗眼光所不容!他曾经登上广武城楼。观看楚汉战场。发出“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的千古名言断句!时至今日。尚无人能论断出当时他所指的“竖子”到底是指何人!曹爽。曹芳。还是司马懿父子?时过境迁。两千年后的今天依然无从知晓。只能大致了解他对“后英雄时代”的愤懑。对他眼中“竖子小儿”的不屑鄙夷!
阮籍不喜为官。一生以“仕”自封。清高伦雅。藐视权贵。闲云野鹤。与打铁的石秀。编撰广陵散的嵇康。刘伶。向秀。山涛。阮咸等人开创了“竹林时期”。并对玄学等思想进行了大力发扬光大!
其他观点:
《晋书·阮籍传》中有一段对他的描写:“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
从阮籍的《咏怀诗82首》来看:或隐晦寓意、或直抒心迹。似乎多了一份压抑。他常常将面对现实与理想的苦闷、彷徨与抗争深深地埋藏在心底。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氏独专朝政。杀戮异己。被株连者很多。阮籍本来在政治上对司马氏集团怀有不满。但同时又感到世事已不可为。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不过在有些情况下。阮籍迫于司马氏的淫威。也不得不应酬敷衍。
因此。司马氏对他采取容忍态度。对他放浪佯狂、违背礼法的各种行为不加追究。最后得以终其天年。
太尉蒋济听说阮籍“俊而淑悦。为志高”。于是询问椽属王默。王默予以确认。蒋济准备征辟阮籍做自己的掾属。阮籍听到消息。就写了一封《奏记》。亲自送到洛阳城外的都亭。请吏卒转呈蒋济。《奏记》中说自己才疏学浅。出生卑微。难堪重任。婉言表示谢绝。
因此说阮籍在政治上有济世之志。是非常正确的!但让他与王默等辈屈居蒋济?对阮籍而言。简直就是奇耻大辱。所以他才登广武城。观楚、汉古战场。慨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阮籍本来在政治上倾向于曹魏皇室。对司马氏集团心怀不满。但同时又感到世事已不可为。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时局!造成了的本来应该是“大英雄”的阮籍。却又不能成为英雄的尴尬。
既然天下最大的“大英雄”阮籍尚且不能或不敢成为英雄。对那些已经功成名就的人而言。相比于阮籍。无非就是些走了狗屎运的臭小子!
这其中就包括以司马懿、蒋济、贾充等在内的一干旧臣;也包括曹爽、曹羲和他们任命的“新生代”。像什么何晏、丁谧、 邓飏、李胜、毕轨以及曹彦、曹训还有中护军夏侯玄……
历史的发展不幸被阮籍言中了。臭小子们虽然昔日名声大噪。却无一不被诛灭三族!而所谓的政治斗争的获胜者如司马氏一族。以及他们的追随者蒋济、贾充等等权贵。留在中国历史上的名声也是遗臭万年。
(附图:阮籍著《大人先生传》)冥冥之中。只有阮籍的呐喊:
“夫无贵则贱者不怨。无富则贫者不争。各足於身而无所求也。恩泽无所归。则死败无所仇。奇声不作。则耳不易听;淫色不显。则目不改视。耳目不相易改。则无以乱其神矣。”
又:“如今你们以尊重贤良的口号来比较高低、通过竞技才能来争夺上下、通过争权夺利来辅助君主、通过宠幸高贵来相互欺压、并且驱使天下人趋从这种风气。这就是世间上下互相残杀的原因!
竭尽天地万物的精华。用来侍奉声色无穷的欲望。这不是为了养育百姓。于是!害怕民众知道真相。所以就用重赏来喜悦他们、用严刑威慑他们。由于财物匮乏而重赏不能供给、刑罚用尽而惩罚不起作用。就开始发生国家灭亡、杀戮君主的溃败灾祸。
这些不是你们君子的所作所为吗!你们君子所谓的礼法。实在是天下残臣贼子、祸乱危难、死亡溃败的伎俩罢了。”
在历史的天空中回荡!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82224.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司马,阮籍,英雄,竖子,自己的,父子,竖子成名,武城,礼法,对他
没想到大家都对魏晋时期的阮籍说“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这个竖子指的是谁?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谢谢邀请!这个竖子指的是司马炎。阮籍看似行为古怪。实际上是伪装的。并不是阮籍的本来面目。魏国末期。司马昭父子想取代曹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