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明代坐镇云南200多年的“沐王府”是个什么来头?
原创

整个明代坐镇云南200多年的“沐王府”是个什么来头?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沐王府的创始人叫沐英。是朱元璋的养子。

当年朱元璋过着刀头舐血的日子。有今天没明天的。没敢奢望自己能有个一儿半女。自己日后能当皇帝。他就更不敢想了。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说。朱元璋收养沐英。有将他培养为接班人的想法。

这类似于刘封之于刘备。刘备最早是把他作为接班人来培养的。

当然我们知道。后来朱元璋又陆续收养了很多养子。比如。朱文忠(李文忠。朱元璋大姐的儿子外甥)。朱文辉(何文辉)、朱文刚(柴舍)、徐司马、平安等。

再加上朱标、朱樉、朱棡、朱棣等亲生儿子出生。朱元璋有了子嗣。这使得沐英不再被朱元璋视为继承人对待。但不管怎么说。沐英跟随朱元璋的时间最早。这让他在朱元璋身边学到的东西也最多。再加上他与马皇后和朱标的关系极好。都让朱元璋对他非常器重。

所以尽管朱元璋称帝后。沐英一再的被朱元璋往外调。不让他待在京城。但当朱元璋真的需要他时。还是会尽可能的信任他。对他委以重任。

比如。让他坐镇云南。

洪武十四年(1381年)秋。沐英以征南右副将军身份随傅友德出征云南。

不过。打天下容易。治理天下难。云南地区独立了六百多年。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与中原有巨大的隔阂。

朱元璋要想控制住云南。不使其再独立。就不能再像唐宋那样。只是册封。亦或是像元朝那样。只是以土著大姓间接统治。他必须要中央直辖。派流官过去。才能把云南牢牢控制在大明版图内。

而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军出征前。朱元璋授意傅友德和沐英不接受大理段氏的投降。并授意他们把云南盘根错节的地头蛇势力。一举荡平的原因。

但是推行流官制也有个问题。那就是云南地方分离主义势力很强。比如洪武二十二年的一次叛乱。叛军就多达十几万之众。朝廷派去的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合称三司)根本无法镇抚这些人。

朱元璋想靠地方官管住云南土著。那就得加大云南三司长官的权限。

可是加大权限。他又不放心。万一当地官员兵强马壮。造反了怎么办?

所以。当傅友德率大军回师后。朱元璋单独留下了沐英。他留下沐英。就是希望沐英能代他镇守云南。

朱元璋的这种希望。即他是对沐英治理能力的认可。也是对养子沐英忠诚度的认可。在朱元璋看来。反正自己也是要派一个信得过的人去镇守。派亲儿子去镇守云南边陲。有点大材小用(亲儿子主要镇北方)。沐英这个养子。刚刚好。最合适不过了。

沐英接受任命后。很争气。很给力。

洪武十七年(1384年)。二十年。二十一年。二十二年的几次云南土著叛乱。都被他轻松平定之。

朱元璋一看沐英如此得力。便将其召回南京表扬。在朝堂上。朱元璋当众拉着沐英的手赞叹:“使我对南方能高枕无忧的人。就是你沐英啊。”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五月。沐英获悉朱标去世后。为之痛哭。不久即去世。

朱元璋听说沐英去世。痛哭不已。他在追封沐英为黔宁王。配享太庙后。让沐英的长子沐春袭爵(西平侯)。接替沐英镇守云南。

这表明。朱元璋已有把“沐英镇守云南”升格为了“沐氏永镇云南”的想法。

沐春死后。其弟沐晟继任。建文帝任命他继续镇守云南。建文帝此举。有拉拢沐氏为其效力的意味。

后来靖难之役期间。沐晟虽然没有派兵支持建文帝。但也没支持朱棣。而且岷王朱楩被朱允炆削藩(朱元璋第十八子)。就是拜沐晟暗中告发其不法所赐。

初。岷王封云南。不法。为建文帝所囚。成祖即位。遣归籓。益骄恣。晟稍持之。王怒。谮晟。帝以王故诏诫晟。贻书岷王。称其父功。毋督过——《明史·列传第十四》

但是朱棣考虑到云南的复杂情况。以及自己新登基。需要稳定。而且除掉沐晟。朝廷一时间也没有合适人选能去镇守云南。

于是朱棣就以沐英有大功于朝廷为由。不但没有处理沐晟。反而加封其为黔国公(之前只是侯爵)。并且还特赐世系铁券。等于是在制度上。确定了沐氏永久镇守云南。

(沐晟)论功封黔国公。岁禄三千石。予世券《明史·列传第十四》

也就是说。从朱棣时代开始。沐氏虽然不是藩王。但在大明皇帝的政治布局中。已经将其视为藩王了。

只是沐氏没有藩王的名分而已。

公元1439年。沐晟因征麓川(一个受明朝册封的缅甸土著)不利。暴病而亡(可能是畏罪自杀)。其子沐斌袭位。

朝廷考虑到要征讨麓川叛军。必须派一个人去捏合云南三司才行。再加上此时的朱家皇帝已经是第五代人了。沐氏也已是第三代人了。君臣关系趋于疏远。不再像朱元璋与沐英那般亲切。有一层养父子关系加持。

也就是说。朝廷需要防着沐氏了。

因而。公元1440年。明英宗首次向云南派出了巡抚。

首任云南巡抚叫丁璿。他不光是巡抚。而且还是督察院右佥都御史。说白了。他就是朝廷派到云南的钦差大臣。不管是三司。还是什么沐王府。都要接受他的监督。

后来明朝讨伐麓川胜利后。朝廷一度撤销了云南巡抚。仍然让沐氏坐镇云南。但沐家人心里也明白朝廷的心思。自己怎么说也是外姓。祖上和太祖爷的感情再好。算算到现在已经是多少辈了?

于是。到了沐斌的儿子沐琮这一辈时。沐家人就主动给朝廷上折子。要求派巡抚来。沐琮在折子中把话说的很谦卑。说云南三司与自己的关系不太好。我们关系处不好。希望朝廷派巡抚来管我们。

当时在位的明宪宗收到折子后。自然是乐得笑纳了。于是不久后。担任南京户部左侍郎的王恕就被派去云南担任巡抚。

后来。云南巡抚被固定化。从一个临时差遣职务变成了固定职务。沐氏自这之后。也就在巡抚的监督下。与云南三司一起管理云南各府州县及其云南周边的缅甸、老挝土著。

时间来到隆庆时期。第八代黔国公沐朝弼因为跟朝廷作对(起因是沐朝弼自己上书。请求朝廷把一直跟自己作对的生母和嫂子送到南京居住。朝廷同意了。但沐朝弼不知道是哪根神经短路了。一直不放人)。遭到兵科都给事中欧阳一敬(有“骂神”之称。高拱第一次下台就是被他骂倒的)的弹劾。

朝廷在群议论后。得出结论:沐氏有上万训练有素的军队。撤沐氏怕引起士兵不满。也可能会激起边疆少数民族的反叛。云南没有沐氏坐镇是不行的。但是!没有沐朝弼是可以的。拿下他。在沐氏中换一个人上。就当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不就好了?

于是。在张居正的操作下。沐朝弼的儿子沐昌祚被任命为新任黔国公。至于沐朝弼。则被朝廷派去的锦衣卫逮捕。送到南京软禁。

后来到了沐昌祚的孙子沐启元这一辈。沐家又闹出了幺蛾子。

由于沐启元纵容家奴残害百姓。视大明国法于不顾。云南巡按看不下去。就按律。逮捕了沐家犯法的家奴。沐启元听说后。居然调集兵马包围巡抚衙门。准备用大炮逼云南巡按放人。

沐启元的老妈宋氏听说后。吓尿了。这是要与朝廷做对啊!为了不让沐氏一族被这个傻儿子牵连。宋氏一狠心。大义灭亲。下毒将沐启元毒死。然后她上报朝廷。推荐沐启元的儿子沐天波继承黔国公爵位。(沐天波就是末代黔国公。鹿鼎记中沐剑声和小郡主沐剑屏的父亲)

从沐朝弼和沐启元连番作死可以看出。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沐氏在云南当地威望已经到了一种老百姓只识沐王府。而不识朱家皇帝的夸张地步。如果朝廷敢将沐氏罢免。必将会引发边境动乱的夸张地步。

而正是有这个前提。所以我们就可以看到后来南明小朝廷派人找沐天波助饷时。他却敢一毛不拔的一幕。

在他看来。自己世镇云南。兵强马壮。南明那帮人有什么资格跟自己吆五喝六的?

然而。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南明几个小朝廷接连完蛋后。云南土著首领立即以“朱家皇帝都没了。沐王爷算个球”为口号造反。沐天波的官军打不过。于是他就被叛军赶出了大理城。

后来大西军在孙可望的带领下杀入云南。干掉沙定洲。迎回沐天波。但大西军与明朝不是一路人。他们打下云南。自然不可能把政权还给沐天波。

公元1651年冬。由于何腾蛟、李成栋、瞿式耜等南明将领先后败亡。永历帝沦为光杆司令。孙可望瞅准机会。以武力胁迫。把永历帝挟持到了自己地盘上。软禁了起来。

在被软禁期间。沐天波和永历帝是倒霉蛋见倒霉蛋。两眼泪问问。沐天波悔恨自己以前年少无知。因而便下定决心。自己生是大明王朝的人。死是大明王朝的鬼。发誓要以身殉国。与南明共存亡。

后来咒水之难时。他兑现了自己的誓言。为了保护永历帝。与缅兵力战而亡。

他死后。黔国公一系断绝。现在云南还有很多沐氏子孙。只是不知道具体有多少人。这些人都归属于哪些民族。

其他观点:

但是打下这片基业的并不是这18个黔国公。而是被追封为“黔宁王”的沐晟的父亲沐英。

沐英原本是个孤儿。8岁时父母双亡。流落街头当小乞丐。当沐英流落到濠州时。遇到了一生的贵人朱重八。

或许是因为相同的身世。或许因为朱重八当时没儿子。朱重八收留了沐英。并认为养子。改名叫朱文英。当然了。朱元璋的养子很多。比如朱文正、朱文忠(李文忠)、朱文辉(何文辉)、朱文刚等等。但是这些人都比朱文英大。而自从朱重八收了朱文英。开始顺风顺水。3年后收获长子朱标。朱元璋开始陆陆续续有自己的亲生儿子了。

所以朱文英12岁就上阵打仗了。18岁被授为帐前都尉。守镇江;后提拔为指挥使。守江西广信(上饶)。朱元璋攻打福建的时候。朱文英破分水关。占崇安。镇守建宁。节制邵武、延平、汀州。

随着朱元璋就要定都南京。开创大明基业的时候。自己的亲生儿子也生了不少了(最后一共生了26个)。于是。他令自己的养子们。改回自己原来的姓。

朱元璋处理的很好。每次都等养子立了功。就恩赏他恢复原姓。于是朱文英在镇守建宁的时候。就恢复为“沐英”。

洪武3年(1370年)。年仅26岁的沐英就被授为镇国将军。在军事中枢大都督府中从助理干起。干了7年。洪武9年开始重新带兵。先后跟随名将邓愈、蓝玉、徐达、傅友德等从西打到北又打到南。最终其他人都让班师回朝了。把沐英留下镇守云南了。

先放在大都督府培养。熟悉天下兵马。联系各路人脉;然后再由名将手把手巩固技术;再实地体验边陲战争。最终目的就是想将沐英像其他藩王一样。”守住塞疆。拱卫皇室”。

但怎奈沐英会做人。死的特别是时候。马皇后死的时候。他吐血两升。落下病根;洪武25年(1392年)朱标病亡。沐英痛不欲生。随即也病死任上。

而永乐4年(1406年)。沐晟与张辅攻打交趾。打下重镇多邦。并擒拿了伪王胡一元。沐晟因功。封为“黔国公”。并世袭罔替。沐晟便是第一代黔国公。

“黔国公”一直传到沐天波这一代。明朝灭亡后。沐天波为保朱由榔入缅。被缅人杀害。从此。沐王府威名不再。但是沐家对明王朝的忠心日月可鉴。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其他观点:

沐王府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它的创始人叫沐英。是朱元璋的养子。沐氏子孙世代承袭云南王。镇守云南边陲280余年。与明朝政权相始终。沐氏子孙对巩固祖国西南边陲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这在中国古代史上绝无仅有。

《鹿鼎记》提到韦小宝7个老婆中有一个名叫沐剑屏的。她的身份是云南沐王府的小郡主。沐剑屏是小说虚构人物。而沐王府却是真实存在的。沐王府第一代主人就是赫赫有名的明朝开国将领沐英。

沐英。生于1345年。自幼父母双亡。是一名流浪孤儿。1352年8岁的沐英流浪到濠州城。遇上了朱元璋。那时25岁的朱元璋与马氏膝下无子。两人见沐英可怜。便收其为养子。

朱元璋自己是苦孩子出身。也做过流浪儿。在乱世中九死一生。受尽战争饥荒之苦。所以对于沐英感同身受。由于沐英还没有名字。朱元璋给他取名为“朱文英”。

从此。朱元璋和马氏对他视如己出。倾心抚育。多年后定鼎中原时。朱元璋回忆起还饱含深情说:

“朕怜其孤且幼。特抚育如儿。夜卧同榻。数番鼾睡于朕怀。“

其实。当时的朱元璋收养沐英。有将他培养成接班人的想法。毕竟那时朱元璋过的是刀口舔血、有今天没明天的日子。不奢望一儿半女。更没想到日后会当上皇帝。

此后。朱文英在朱元璋的悉心教导下。逐渐成长为军中一员骁勇威猛的大将。18岁出征。屡立赫赫战功。深得朱元璋的器重。不得不说朱玩璋教育很成功。

(朱元璋与马氏剧照)

洪武初年。朱文英被任命为大都督佥事。年纪轻轻就在全国最高军事机构担任要职。可见其能力卓著。也说明朱元璋对他很信任。

当然朱元璋养子不只朱文英。他还陆续收养了朱文忠、朱文辉、朱文刚、徐司马、平安等。在开创大明王朝战争中。朱家养子们冲锋陷阵、英勇顽强。堪称朱元璋有力的心腹精锐。

在平定天下后。朱元璋已经儿女成群了。亲生儿子也不少了(一共26个)包括朱标、朱樉、朱棡、朱棣等。

于是。朱元璋令养子们改回原来的姓。朱元璋很会处理。每次养子立了功。就恩赏其恢复原姓。朱文英在镇守建宁时恢复为“沐英”。

朱元璋有了子嗣后。便不再把沐英视为继承人。大明江山自然要传给有血缘维系的真正朱家子孙。1368年。朱元璋创建明朝。封沐英为西平侯。赐予丹书铁券。

不管怎样。沐英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骁勇善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再加上与马皇后和朱标关系极好。对朱元璋又忠诚有加。让朱元璋对他非常倚重。

(黔宁王沐英)

尽管朱元璋称帝后。沐英一再被朱元璋找名目往外调。不让他待在京城。但当朱元璋真正需要他时。还是会尽可能信任他。对他委以重任。沐英也自然也会全力以赴。

比如。坐镇云南。戍守边疆。

由于元朝宽松政治制度。云南在明朝前就不是一个统一的行政单位。有多股不稳定的势力。除了元朝贵族梁王势力外。还有之前大理国段氏王族后裔。继续保有领地和很大权势。以及众多地方土司势力等。使得云南管理松懈。

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沐英、傅友德、蓝玉3员大将率30万军队平定云南残元势力。元军大败。梁王饮鸩自杀。

云南平定后。傅友德、蓝玉班师回朝。沐英继续一边平叛。一边让民众休养生息。

洪武十五年。云南全境平定。回归大明版图。

明朝在云南设置都指挥使、布政使司。划分云南为五十二府、六十三州、五十四县。置卫、所。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系统。

朱元璋还迁移一批中原大姓移居云南。当时有江南巨富就被他遣戍云南。以充实云南人口。

(沐英画像)

据明代《三迤随笔》记载。明军初平云南时。当地人口只有7万多户。后来从江南、中原等地迁来商贾士名后就多达20万户了。

但这样还不够。朱元璋有了新烦恼:云南是打下来了。如何治理成为一大难题。云南远在千里之遥。又独立了600多年。经济文化等与中原相差很大。如何有效控制它呢?

唐宋的管理方式是册封。元朝管理也仅限于与土著大姓接触。这都谈不上真正管理。真正有效管理就要中央直辖。派官员过去。才能把云南牢牢控制在大明版图之内。

说白了。就是在云南当地安插一个权力楔子。

所以。明朝迫切需要选派一个名臣重望者去镇守云南。执行中央政策。这个人必须对朝廷忠诚。地方治理能力好。谁能堪此大任呢?

(明朝治下的云南版图)

这个人选。沐英再合适不过了。养子镇守云南边陲。亲儿子要镇守北方。这个安排很合适!

平滇第2年。沐英回京时。朱元璋向他说了自己的想法。并关切询问:“官云南苦否?”

沐英淡定答道:

“云南不苦。四季如苦。冬不穿袄。夏至温和。那里的溪水清凉可口。喝多了也不肚子痛。

不过。臣还记得。打大理那天早上。将士心切。置生死于不顾。有百余将士打完仗后拉了一裤的稀”。

朱元璋听后哈哈大笑。亲生儿子也莫不如此!

(云南当时产大象)

洪武十六年(1383年)。西平王沐英领命镇守云南。初入滇时各地土司时常发动叛乱。洪武十七年、二十年、二十一年、二十二年的几次云南土著叛乱。都被他轻松平定。

在征讨当地土司时。沐英曾面对百头大象围攻。由于火药装填慢。明军先进火器难以派上用场。由此沐英发明了著名“三段式”战术。

什么是三段式”战术?

就是把火枪手和弓箭手混编。分成前后3队。大象逼近时。第1队士兵集中射击。然后退到队伍后装弹药。第2队、3队再相继跟上。

如此火炮劲弩齐发。使得当地土司连连败退、损失惨重。沐英还生擒了37头大象。

如此战术确实很有创意、很给力。如此几番战斗下来。云南土司也被制伏得服服贴贴。不敢再生叛乱了。

还有。沐英在当地屯田耕种。教授文化。十年间屯田百万余亩。使西南边疆呈现出欣欣向荣景象。到宣德年间。云南粮食除满足军需。还有大量盈余。他被当地百姓尊称为“沐王爷”。沐府自然就成了“沐王府”。

史书记载。沐英为人宽宏仁毅。居贵不骄。几乎没有什么不良嗜好。唯独喜欢养马。因此在明一代。云南战马充足。还可大量输送省外。为明朝的军备做了很大的贡献。

沐英。确实是一代让人尊敬的将才。

也难怪朱元璋听到养子在云南政绩后。将其召回京师表扬。不得不说朱元璋双商真高。在朝堂上。朱元璋当众拉着沐英的手赞叹:“使我对南方能高枕无忧的人。就是你沐英啊。”

沐英平定云南叛乱后。开启了他的第一代沐王府时代。此后沐家人一直在云南边锤戍守了近300年之久。一直尽忠职守到明朝灭亡。可说与明朝政权相始终。

沐王府。的确是一个神奇的存在。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突然去世。沐英与朱标感情深厚。闻之伤心欲绝。哭到呕血。终在云南病逝了。终年48岁。

消息传来。朱元璋悲恸不已。命长子沐春奉柩入京。追封沐英为黔宁王。据说一路上为沐英送葬的百姓多达数万人。

沐英去世后。其长子沐春接任镇守之职。朱元璋仍恐西南生变。几次当着朝臣面叹息。但看到沐氏子承父业。将云南打理得井井有条时龙颜大悦:“西南得人。朕无忧也”。

沐春死后。因无子嗣。其弟沐晟继任。

建文四年。朱棣篡位成功想削藩。但考虑到云南情况复杂。自己又新登基需要稳定。于是加封沐晟为黔国公。赐世系铁券。在制度上确定了沐氏永久镇守云南。

从沐晟开始。沐氏子孙世袭黔国公。

也就是说。从朱棣时代开始。沐氏虽然不是朝廷藩王。但在大明王朝政治体系中。已经将其视为藩王了。只是没有藩王名分而已。

沐氏。也是明朝唯一允许存在的异姓藩王。

到了沐氏第3代沐斌袭位时。朱家子孙已是第5代了。君臣关系渐于疏远。不再像朱元璋与沐英那般还有一层养父子关系加持的亲密。

这时的朝廷考虑到了要防着沐氏了。

1440年。明英宗向云南派出了首任云南巡抚丁璿。首任巡抚还有一个身份是督察院右佥都御史。也就是中央派到云南的钦差大臣。是监督云南三司和沐王府的。

如此才让朝廷有所放心。

但毕竟天高皇帝远。沐氏作为镇守一方的诸侯。势力逐渐庞大。沐氏子孙也良莠不齐。但基本上恪守祖训。尽职为大明王朝驻守边疆。在沐氏镇守期间。云南也没发生重大变化。

到了沐氏第十代。沐氏十世孙沐启元承袭黔国公后骄横跋扈、轻狂不法。纵容家奴残害百姓。云南巡抚看不过去。抓了其家奴。沐启元竟用火炮对准巡按公署。企图炮逼巡抚放人。

沐启元母亲宋氏闻此大惊失色。这可怎么了得。与朝廷对着干。岂不是将沐氏家族置于死地?于是宋氏大义灭亲、毒死儿子沐启元后。主动上书朝廷请罪。

如此。宋氏的另一个儿子沐天波成为了新的黔国公。他沐氏18个黔国公的最后一个。即云南沐王府的最后一任主人。

沐天波开始执掌沐王府时。正值崇祯17年(1644年)明朝灭亡之际。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自缢而亡。

云南当地大小土司认为。明朝气数已尽。纷纷发动叛乱。最大一股势力叫沙定洲。沐天波的官军打不过。反被叛军赶出了大理城。

后来大西军在孙可望带领下杀入云南。打败沙定洲。迎回沐天波。但大西军那时与明朝不同心了。他们打下云南。但不还政给沐天波。

自此。云南就不再是沐王府的地盘。而变成了大西军的地盘。此时被孙可望架空了的沐天波投奔南明小朝廷。为永历帝朱由榔效力。

后来孙可望挟天子以自重。囚禁了永历帝朱由榔。沐天波、李定国等人拼死救出皇帝。

永历军队节节败退。朱由榔狼狈逃到缅甸。沐天波依旧陪在永历帝的身边。寸步不离。

1661年咒水之难爆发。缅甸国内发生政变。新任缅甸国王摆下“鸿门宴”邀请永历帝。沐天波陪朱由榔前往遭到围攻。奋力拼杀。终因寡不敌众、以身殉国。客死异国他乡。

沐天波曾经说过要与大明共存亡。此后不久南明小朝廷被清朝剿灭。实现了沐王府最后一代主人沐天波的誓言。

(云南沐王府)

对于沐天波舍生忘死、忠肝义胆的举动。清初学者邵廷采这样评价:

“跋涉从亡。流离异域。不屈以死。见危授命。斯亦无愧其祖宗矣。”

沐天波忠贞不二、不屈而死。无愧沐氏列祖列宗。无愧大明王朝。也无愧汉家冠冢。这是对沐天波的极高赞誉。也是对为大明王朝镇守云南近300年的沐氏子孙的充分肯定。

沐氏子孙对大明忠心耿耿。为大明辛苦镇守云南边陲。从沐王府第一代先祖黔宁王沐英到最后一代沐天波。完全就是一个完美的结局。

沐王府与大明王朝的政权相始终。这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唯让人们念念不忘的想必就是沐王府的第一代主人-沐英。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初心未变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6:59:11

    云南,朱元璋,天波,朝廷,明朝,大明,养子,王府,巡抚,土著

  • 公主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6:59:11

    没想到大家都对整个明代坐镇云南200多年的“沐王府”是个什么来头?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6:59:11

    沐王府的创始人叫沐英。是朱元璋的养子。当年朱元璋过着刀头舐血的日子。有今天没明天的。没敢奢望自己能有个一儿半女。自己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