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哪些特征,我们要小心它可能是理财骗局?
原创

遇到哪些特征,我们要小心它可能是理财骗局?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人们有钱了。理财骗子也越来越多。很多高智商的人也上当受骗了。比如清华教授被骗1800万元。

这样的事件越来越多。我们应当从哪些角度分析。我们遇到的是不是理财骗局呢?

第一。高利息。

高利息是所有骗局的最主要特征。高利息充分利用了我们害怕资金贬值的急切心态。利用我们想发财心理。将我们的积蓄骗走。不少资金投资骗局的收益率能高达30%~40%。

实际上。按照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2018年6月在陆家嘴论坛上指出的。在打击非法集资的过程中。超过6%的收益率就应当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超过10%本金就有可能本金全部受到损失。

2018年。各种各样的P2P平台爆雷。跑路的跑路、倒闭的倒闭。当时这些平台给出的理财收益率很多都达到了15%~20%。

第二。资金用途不明。

说实话。只要是正规投资理财。都应该告知借用资金的去向。干什么才能挣这么多钱?有没有风险?这样最起码都应该知道个大概。

如果有人借我们的钱去炒股。大家会怎么想?在没有切实的担保的情况下。是不是有一种有去无回的感觉?

实际上。很多骗局只要仔细追问资金的用途都会露出马脚。

第三。不走规范资金渠道。

只要是骗局。资金渠道很少会走正规的资金渠道。比如我们投资一项基金。这项基金的托管账户实际上是正规的银行。账户名称也是非常公开的。

很多骗局。走的都是私人借贷的途径。一个朋友的妻子被聘用当会计。去给老板代收投资款。结果打的收条。全是以他妻子名义打的。骗子跑路后。让他的妻子最终背上了几百万的债务。

所以。说我们投资资金渠道一定要走对公渠道。因为对公渠道的企业信息。我们只要一查便知。就能够极大的减少受骗的几率。

第四。受众是小范围群体。

天上不会掉馅饼。掉的不是秤砣就是坑。骗局总是包装的像蜜糖一样。对你非常有吸引力。可是凭什么这样的好事情会掉到你头上?很多传销、骗局都是在亲戚朋友之间互相传播的。在小范围内传播。社会知晓度不大。

很多骗局投资理财产品。总是许诺高收益、100%安全、随时可以提现。总之非常有吸引力。可是如果真的这么有吸引力的投资理财产品。怎么会没人买?银行贷款才多少的利率。为什么要便宜你?

所以。仔细分析总能够发现这些骗局的马脚。

要想保证资金的安全。建议还是走银行的存款或投资理财渠道。我们每一点积蓄都是辛辛苦苦积攒的血汗钱。可不要被骗局的糖衣炮弹迷晕了。

其他观点:

理财骗局千变万化。但离不开这两个基本特征。那就是低风险高收益的噱头。或者是拉人头找下线的套路。

第一。低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

投资的基本逻辑是。风险与收益成正比。就是低风险、低收益;高收益、高风险。

比如银行存款。这是最低风险的一种理财模式。但银行存款也是最低收益的理财模式。

而期货是一种高收益的投资方式。但期货也是具有最高风险的投资方式。

风险与收益成正比。这是投资的本质特征。

所以。所有关于低风险、高收益的理财项目。基本可以认定是理财骗局。因为这违背了基本的投资逻辑。

楼继伟曾经说过。“保证收益率超过6%以上一定是骗子。”

楼继伟是谁。他是曾经担任国家财政部部长。社保基金理事长的经济学专家。

有一些说100%回本的理财项目。这就是完全无风险的理财模式。只能证明这是100%的骗局。因为理财产品是从投资者收入融资之后。再投资给另外的项目。理财公司怎么保证它投资的项目就能赚钱。所以这样的项目。100%就是骗局。

第二。拉人头找下线的理财项目。

所有拉人头找下线的理财项目。都是骗局。

这其实就是典型的庞氏骗局模式。也是现代传销的常规手段。有的是推出一些稀奇古怪的产品。然后包装成包治百病。或者是能够治疗现代科学都解决不了的什么病。卖出高价。

还有的是连产品都没有。单纯的发展下线。发展的越多。赚到越多的。

本质上。就是一批投资者存入的资金支付给前一批投资者作为利润。一旦新的投资者不再增加时。整个资金链条就会土崩瓦解。

这种模式。是典型的理财骗局。

其他观点:

理财骗局很容易识别。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被高收益蒙蔽了双眼。盲目投资。最终血本无归!

理财骗局最主要的特征。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非法性

正规理财产品发行。是需要具备理财发行资质的机构。经过监管部门依法批准。在官网以及中国理财网官网备案的!

虽然理财产品如今无法保本保收益。但是由于监管合规性。金融机构发行理财产品需要经过层层审核。监管备案。一旦发生风险。也仅仅是本金收益受损。我们购买的理财产品合约起码是有效。受法律保护的!如果出现”飞单“。发行主体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而理财骗局。其理财产品都是不法分子虚构出来的。他们会通过编制出成套的虚拟理财方案来。诱导大众把钱投进虚拟的项目。最终造成投资者损失惨重。要知道。这种理财产品不受法律保护。参与者风险自担。一定要谨慎!

因此。我们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一定要注意发行主体是否具备理财发行资质。如果是代销机构销售。也要注意发行主体是否合法合规。具体可以查询相关公司信息。官方网站或者中国理财网是否有备案信息。

公开性

我们平常所常见的理财产品。虽然发行机构也会有相应宣传。但由于考虑的发行成本、利润等多方面因素。也多仅限在自己官方渠道以及代理销售合作机构进行推广宣传。

而通过媒体广告、垃圾短信、明星名人站台代言等各类高投入、狂轰乱炸的宣传途径的方式进行推广的。具备高息诱惑性的投资理财方式。多会具备非常大的风险性!你想。正常理财产品如果能给发行机构带来1%的收益。而这种广告投入成本能超过10%。你认为他们图的是啥?

记得以前曾经在电视上有个蚁力神的广告。聘请某知名大牌明星站台代言。但是最终给参与者带来的损失也是非常惨重。

所以在面对各类广告轰炸性质的宣传、明星代言的理财产品。其安全性堪忧。是理财骗局的可能性极大。注意防范!

利诱性

但凡理财骗局。最吸引人的肯定是他们所宣传的高利回报了。

不法分子看中了大众贪小便宜的心态。他们会编制一夜造富。天上掉馅饼的故事。允诺给投资者动辄100%以上的高额回报率。还有利滚利。允诺定期以现金、实物、股权等方式给投资者付息返本方式的理财产品。多是不法分子所编织出来的理财骗局。

为了骗取更多人来购买这类”理财产品“。不法分子往往前期都能足额兑现高利。但是一旦达到比较大的规模。无法兑现收益时。也是不发分子跑路之时。

借用一句话:

社会性

我们知道。正规的理财产品。在销售时会对购买者进行风险评估。全面了解购买者的资产结构状况。并推荐适合其风险承受能力的理财产品。

而非法的理财产品。发行的对象无论男女老少。无论有没有钱。都会照单全收。只会宣传高收益。不会提示风险。购买者可能知识水平一般。对于理财项目的了解并不清晰。只是看中了高利。同时会诱导投资者拉拢亲朋好友对这些虚构的理财产品投资。最终造成所有投资者损失惨重。血本无归。

提醒大家:天上不会掉馅饼。即使掉下来也是陷阱!面对高收益诱惑。还是应该谨慎投资。防止发生风险。

我是财富公元。欢迎大家点赞关注。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少女恶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7:25:14

    骗局,理财产品,收益,风险,资金,投资者,都是,项目,渠道,不法分子

  • 入了迷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7:25:14

    没想到大家都对遇到哪些特征,我们要小心它可能是理财骗局?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7:25:14

    人们有钱了。理财骗子也越来越多。很多高智商的人也上当受骗了。比如清华教授被骗1800万元。这样的事件越来越多。我们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