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给孩子打针的时候,明明很疼大人却不希望孩子哭?
原创

为什么给孩子打针的时候,明明很疼大人却不希望孩子哭?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我们小时候打针。听到妈妈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没事。不疼;勇敢点、坚强点;打个针。哪有那么疼。哭个没完……”

后来自己当了妈。也希望孩子哭。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

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待打针这件事

孩子打针哭是因为害怕或者疼。孩子得承受能力和认知能力还是非常有限的。不能正确认识打针这件事情。大人生活经验多。知道打针的疼痛是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哭也不能减少疼。所以大人不希望孩子哭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只是从自己的主观感受出发。

家长主观意愿上希望孩子坚强勇敢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坚强勇敢。遇到困难和挫折能够坚强。而不是哭哭啼啼、退缩、畏首不前或者有害怕的表现……家长高估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孩子就是孩子。需要学习和成长。

家长没有面子

孩子在公众场合哭闹。一方面影响别人。另一方面家长觉的没有面子。担心别人说自己不会教育孩子。不喜欢别人看自己的笑话。

家长没有耐心

孩子哭闹后。需要家长温柔抚慰、好言相劝。家长缺乏耐心或者嫌孩子麻烦。肯定不希望孩子哭。

关于孩子打针的几点小建议:

孩子打针时。提前告诉孩子。让孩子有心理准备;

允许孩子哭。孩子通过哭来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家长要做的是给予孩子安慰和怀抱;

不要告诉孩子打针不疼之类的话。让孩子自己去感受。如果孩子感觉到打针疼。家长说不疼。孩子会对家长的话产生怀疑或者对自己的感觉产生怀疑。让孩子真实的去面对自己的感受;

养育孩子需要同理心。多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不要认为孩子有多么幼稚。因为他本身话就是幼稚的孩子。

其他观点:

孩子打针。明明很疼。大人却不希望孩子哭。为什么?

习惯反射性说词。我们细细回忆一下。当孩子不管因为什么事情哭的时候。大人是不是都习惯性地对孩子说。不哭。宝宝最勇敢了。有时候看到孩子哭。我们会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让孩子不要哭。

当孩子感到不舒服或者疼痛的时候。让孩子尽情释放情绪。对孩子会更好。

其他观点:

总会有这么一些父母不许小孩子哭。见不得孩子流眼泪。他们认为爱哭的孩子比较脆弱、娇气。是没出息的表现。其实。小孩未语先泣所反映的内容远比娇气本身要复杂得多。

孩子在表达自己感受的同时不可控制地用眼泪配合。以哭这种非言语方式来助长情绪的表达。反映自己的愿望、要求和不满。如果父母能把孩子的泪水当做其表达的一种方式。可能就比较容易接受孩子的表现。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上柳絮倾城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20:13:39

    孩子,自己的,家长,站在,让孩子,勇敢,坚强,不疼,娇气,大人

  • 曾温暖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20:13:39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给孩子打针的时候,明明很疼大人却不希望孩子哭?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20:13:39

    我们小时候打针。听到妈妈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没事。不疼;勇敢点、坚强点;打个针。哪有那么疼。哭个没完……”后来自己当了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