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答案:
提起传国玉玺。大家应该不陌生。相传秦始皇当了皇帝后。命丞相李斯用和氏璧制作了一块传国玉玺。还在上面用鸟虫文刻上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用来作为皇权的象征。从那以后。传国玉玺就成了帝王皇权天授的信物。在历代王朝有序的传承。
秦始皇传国玉玺
有网友可能要说了。如此珍贵的传国玉玺。要是传到现在的话。应该算是天下第一国宝了吧?你看人家日本。把一个东汉朝廷赏赐的”汉倭奴国王”的金印都当成镇国之宝。更何况咱们秦朝传下来的传国玉玺呢?
日本国宝—“汉倭奴国王”金印
可是问题来了。既然传国玉玺是天下至宝。所有的皇帝都把它当成皇权信物来传承。为什么最后却传丢了呢?要是今天的考古学家想去寻找传国玉玺。应该去哪里找呢?
接下来。咱们就顺着史书的脉络。探寻一下传国玉玺的踪迹。找一找这件传世至宝到底去了哪里。
史书里对传国玉玺最初的记载
传国玺第一次出现在史书中。是在《史记.高祖本纪》中。当年汉王刘邦攻入咸阳时。秦王子婴将皇帝玉玺献给了刘邦。但是这块玉玺当时并没有被称作”传国玉玺”。而是称为”始皇玺”。真正出现”传国玉玺”这个称呼。出现在《汉书.元后传》里:
初。汉高祖入咸阳至霸上。秦王子婴降于轵道。奉上”始皇玺”。及高祖诛项藉。即天子位。因御服其玺。世世传授。号曰”汉传国玺”。
也就是说。刘邦继位称帝后。把这块秦始皇玉玺当做了汉朝皇帝之间传承的玉玺。这才有了”传国玉玺”的这个称呼。
就这样。传国玉玺在西汉的帝王间一代代传承。一直到了西汉末年。因为当时的皇帝年幼。传国玉玺存放在太皇太后王政君那里。王莽妄图篡权。胁迫他的姑姑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知道了王莽篡权野心的王政君一气之下。竟将传国玉玺丢在了地上。摔碎了玉玺的一个角。获得玉玺后的王莽令人用金子镶嵌了残缺的部位。这就是传国玉玺“金镶玉”的由来。
电视剧中的传国玉玺也有“金镶玉”的痕迹
两次失而复得。两度平稳交接
在随后的历史中。传国玉玺经过了两次失而复得的磨难。
王莽建立的新朝并没有持续太久。就被声势浩大的绿林军攻陷。绿林军攻入长安时。在王莽的尸体上发现了传国玉玺。并且据为己有。后来绿林军被赤眉军击败。传国玉玺又落入了赤眉军拥立的小皇帝刘盆子手中。东汉的光武三年。赤眉军被光武帝刘秀打败。在刘盆子向刘秀投降时。把手中传国玉玺也献给了他。
《后汉书.光武帝纪》中记载:
赤眉君臣面缚。奉高皇帝玺绶。二月已未。祠高庙。受传国玺。
刘秀拜谒高祖庙。正式接受了传国玉玺。成为了名正言顺的大汉天子。传国玉玺也就成了东汉皇室的皇家信物。
这就是传国玉玺的第一次失而复得。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随之发生了十常侍之乱。当时的皇帝仓皇逃出皇宫。传国玉玺也下落不明。后来董卓乱权。焚毁洛阳皇宫。传国玉玺也一直没有出现。当关东诸侯联合讨伐董卓时。破虏将军孙坚率先攻入洛阳。他在皇宫的一个井中打捞出一块玉玺。上面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正是这块传国玉玺。
电视剧中孙坚获得了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的再度现身引起了众多野心家的觊觎。孙坚虽然想将传国玉玺据为己有。却躲不过袁术的巧取豪夺。
《后汉书.袁术传》记载:
“(袁术)又闻孙坚得传国玺。遂拘坚妻夺之”。
袁术通过拘禁孙坚妻子的手段。从孙坚那里抢走了玉玺。他以为自己真的”受命于天”了。竟然过度膨胀。自立为帝。当起了皇帝。正所谓枪打出头鸟。他称帝的行为很快引来了各路诸侯的围攻。孱弱无能的袁术根本不配在三国乱世生存。最终摧枯拉朽般的被曹操剿灭。而传国玉玺则通过当时的荆州刺史 安然的回到了当时的大汉皇帝—汉献帝刘协的手中。传国玉玺再度失而复得。
两次失而复得。分别出现在西汉和东汉的末年。均在正史中有清晰明确的记载。至少到三国时代。传国玉玺还没有丢。
时间来到了魏晋时代。大汉王朝结束了四百年的风雨。汉献帝最终将皇帝之位禅让给了魏文帝曹丕。坐上皇位的曹丕为了证明自己是合法即位的。还在传国玉玺的侧旁用隶书加刻上了“大魏受汉传国玺”几个字。这在后来的《辽史》中有相关记载:
魏文帝隶刻肩际曰:大魏受汉传国玺。
电视剧中。曹丕获得了传国玉玺
曹魏得到传国玺后没多久。又上演了司马氏乱曹的闹剧。历史仿佛又重新上演了一遍。皇位还没坐热的曹氏只能将传国玺拱手让给了晋武帝司马炎。由于都是和平禅让。传国玉玺的这两次交接并没有遇到战火的洗礼。自然也不可能丢失。
同时出现了一真一假两个传国玉玺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传国玉玺的命运也无法永远的平静和安宁。在两度平稳交接后。真正的灾难降临在了它的身上。
西晋建立不久。就发生了八王之乱。进而是匈奴、鲜卑、羯、氐、羌五族入侵中原。在北方建立了十六国。而东晋王室则是永嘉南渡。偏安江左。建立了东晋。传国玉玺也在洛阳城的数次沦陷中再度从王室丢失。下落不明。
东晋十六国
不过。随着中华大地分裂成了南北两部分。随之也出现了一南一北两个传国玉玺。
第一块传国玺首先落入了十六国之一的后赵之手。后赵第二位皇帝石虎为了证明自己天命所归。在玉玺旁边加刻了“天命石氏”四个字。后来冉闵灭掉后赵。这块传国玺归冉闵所有。而北方的鲜卑慕容氏也觊觎传国玺。南下攻打冉闵。冉闵的儿子冉智无奈之下只能向南方的东晋求援。并把手中的传国玺作为抵押。这样。这块传国玺就再度回到了东晋司马氏手中。
后来。刘裕取代了司马氏建立了刘宋。在随之而来的宋齐梁陈四朝中。这块传国玉玺一直有序的传承。后来因为隋朝灭陈而落入了隋文帝杨坚的手中。
以上这个故事。是传国玉玺传承最广泛的说法。不过。这块传国玉玺上却有个致命的漏洞。那就是它上刻的字并不是秦始皇当年刻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而是”受天之命。皇帝寿昌”。这在《晋书.穆帝纪》中有明确的记载:
冉闵子智以邺降。督护戴施获其传国玺。送之。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百僚毕贺。
由此可见。这块传国玺不仅文字不对。而且没有魏文帝曹丕加刻的”大魏受汉传国玺”几个字。所以到底是不是秦始皇那个原版的传国玉玺。我们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与此同时。在北方还神奇的出现了第二块传国玉玺。而这块传国玺的出现。还与历史上一次轰轰烈烈的灭佛运动有关。
按照《魏书》记载:
戊子。邺城毁五层佛图。于泥像中得玉玺二。其文皆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其一刻其旁曰:”魏所受汉传国玺”。
这段史料记载是说。北魏武帝拓跋焘在位的时候。他下令全国进行灭佛运动。不仅要僧人还俗。而且还拆毁了大量的佛像。而就在拆除邺城的一座佛像时。竟然在佛像内腔里面发现了一块传国玉玺!这块传国玺上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旁边还有曹丕当年令人刻下的”魏所受汉传国玺”几个字!
北魏石窟中。竟然藏着传国玉玺
很显然。相比于冉智送给东晋的那块。这个刻着”魏所受汉传国玺”的传国玺。更加有可能是秦始皇的那个原版。
那么。为什么这块真正的传国玉玺竟然会藏在邺城的佛像中呢?原来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在魏晋时代一直是北方政权的首都。其地位甚至比洛阳还要高。在西晋的八王之乱中。晋惠帝还曾经迁往邺城躲避战乱。可以联想一下。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很有可能某位玉玺的拥有者。为了防止传国玉玺落入敌手。无奈之下将这件真正的玉玺藏在了佛像中。
魏晋时代的邺城。一度是北方政治中心
而后赵石虎在旁边刻上”天命石氏”的那块传国玺。也就是后来东晋获得的刻着”受天之命。皇帝寿昌”的玉玺。显然并不是秦始皇原版的传国玉玺。
北魏在后来分裂为东魏和西魏。而隋朝正是继承了西魏的政权。这块真正的传国玉玺最终也落入了隋文帝杨坚的手中。
《隋书. 高祖纪》中记载:
(开皇元年)甲子,改传国玺曰受命玺。
可以从中得知。隋文帝在开皇元年就已经获得了传国玉玺。这块玉玺应该正是从前朝继承而来。而隋朝灭陈发生在开皇八年。南朝陈那块假玺在开皇元年是不可能被隋文帝获得的。
由此也可以证明。真正的传国玉玺应当是北魏在佛像中发现的那块。后来传承至西魏、北周。最终被隋所有。而南朝的那块假的玉玺最终是否被隋朝获得。也已经不再重要了。
历史上曾出现两种版本的传国玉玺篆文
焚于烈火。传国玉玺最终的归宿
在隋朝末年。天下再度大乱。隋炀帝在扬州被杀。他的皇后萧氏则带着传国玉玺逃亡西域。投靠在突厥的势力之下。后来唐朝建立。唐太宗命令李靖讨伐突厥。萧氏便趁机返回中原。把传国玉玺献给了唐太宗。从此。传国玉玺又开始了在唐朝历代皇帝间的一代代交接。
讲到这里。起码我们可以清晰的确认一件事情:在唐朝灭亡之前。传国玉玺一直都是在不断传承的。虽然几经丢失。却又数次失而复得。
不过。后来的一次战乱。可能真正的埋葬了传国玉玺。
事情发生在唐朝末年。五代十国的战火重新燃遍中原大地。著名的儿皇帝石敬瑭联合了契丹人。一起向后唐的都城洛阳发起了进攻。后唐的最后一个皇帝李从珂见城池不保。无奈之下。竟怀抱着传国玉玺从玄武楼跳下。自焚于烈火之中。
后唐末帝李从珂抱玺自焚
从此之后。传国玉玺再也没有在正史中清晰明确的出现。虽然后来的宋朝、元朝、明朝都曾发现过各式各样的传国玉玺。但又都被鉴定为赝品。根据我们对史书中传国玉玺的梳理。很显然。传国玉玺的确是随着李从珂坠入了洛阳皇宫的大火之中。
不过。传国玉玺是由和田玉所制。应当是不惧怕烈火的焚烧的。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如果我们想要找回传国玉玺的话。应当把寻找的重点放在洛阳城。
毕竟。这块传国玉玺已经经历了数次的失而复得。说不定。这块传承千年的至宝。此刻正安然的躺在洛阳的地下。等待着重见天日的那一天呢。
大家还在搜: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5957.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玉玺,国玺,在这个,大名鼎鼎,去哪儿,这块,地方,皇帝,王莽,汉传
传国玉玺现在在哪里 可能在这个地方,现在知道了,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提起传国玉玺。大家应该不陌生。相传秦始皇当了皇帝后。命丞相李斯用和氏璧制作了一块传国玉玺。还在上面用鸟虫文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