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热门答案:
2006年6月。在上海瑞金医院。护士们每天都会搀扶着一位身高在2.36米的女性。帮助她弯下身子。低着头通过病房不高的门。
这位比姚明还高上10厘米的女巨人名叫姚德芬。不同于一般的孩子。15岁的时候。她的身高就超过了两米。是当时吉尼斯世界纪录的维持者。
但是。姚德芬虽然比姚明还要高。但是她却没有姚明那样的强健的体魄。走路都得很小心。摔上一跤可能都会有着生命危险。
这位“女巨人”为何会突破了当时的人体极限。有着让人叹为观止的身高呢。她的日常生活又是什么样子?
1972年7月15日。姚德芬出生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舒茶镇。这里的气候也很适合种植茶叶。她的父母都是本地的茶农。
姚德芬父母的身高并不算高挑。长相也很普通。除了姚德芬以外。父母还养育了四个儿女。
一大家子人当中。只有姚德芬最为特殊。父母和几个哥哥姐姐的身高很是平常。
所以姚德芬之后能长到两米多高。完完全全可以排除基因遗传因素的影响。
从三四岁的时候。姚德芬的父母就看出了他们女儿的与众不同。
还是一个小孩子的她。每顿都可以吃上两斤白米饭。远远超过了同龄人。
父母起初也被女儿的饭量吓到了。想着自家女儿会不会是像池塘里的鱼一样。不知道自己吃饱没有。担心女儿撑坏肚子的她们就开始控制起女儿的饮食。
但是姚德芬之后却总是喊着自己很饿。还会趁着周围没人的时候。跑到厨房里去看看有没有什么剩下的吃食。
这样的时间一长父母也就发现了。原来女儿真的可以吃上这么多。
吃得多了。身体发育得也快。姚德芬7岁的时候。她就已经和父母差不多高了。
和她的哥哥姐姐们站在一起。姚德芬就像是他们的家长一样。
父母对于自家这个从小就“高人一等”的女儿也很是自豪。经常在外人面前炫耀着女儿小小年纪。就身强力壮。可以下地帮他们采茶。
虽然父母是这样说的。但他们还是指望着自己的儿女们不要走他们的老路。能够好好读书。
靠着种茶采茶维生的父母。养活他们的几个儿女已经极其不易。
到了该上学的年纪。父母也省吃俭用将女儿送去了学校。可谁知才刚去第一天。姚德芬就再也不愿意去上学了。
原来她的同学们将姚德芬视为异类。没有小朋友愿意陪着她一起玩儿。
身高就像大人一样的姚德芬。力气也比他们大。孩子们都觉得姚德芬像个”怪物”一样。
由于太高。姚德芬只能坐在教室最后一排。老师们也觉得这个学生”与众不同“。都想认识认识她。便经常请她起来回答问题。
有时候能答出来。但更多的时候。答不出来的姚德芬就会受到同班孩子们的嘲笑。
所以。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一次之后。姚德芬就会下意识地把头低着。不让别人注意到她。
在学校处处受到排挤的姚德芬。并不能适应校园生活。原本性格开朗的姚德芬。慢慢变得沉默寡言。不爱与外人交流。
即便是父母数次催促。从小就很听父母的话的姚德芬。心中也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
看着姚德芬实在不愿意去上学。家中还有其他孩子要养活。也就不再强迫姚德芬。
没上过几年学的姚德芬。就这样一直辍学待在家中。有时候会帮着父母干一些农活。
学业虽然停止了。但是姚德芬的身高却没有戛然而止。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点也没有慢下来的迹象。
15岁的时候。姚德芬的身高就超过了两米。作为一名小巨人。她一旦出现在外人的视线里。一定是最晃眼的那一个。
部分人会惊讶于这个15岁女孩儿的身高。有的则是羡慕。然而更多的是像以前一样。对她报以异样的眼光。
来自外界的压力。也让整个原本自信的女孩子一直弯着腰。这也让姚德芬落下了后遗症。
习惯性的弯腰低头。造成了姚德芬的终身驼背。一个花季少女的体态。就像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年人。
虽然这样的身高给姚德芬的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困扰。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让这个长期压抑的女孩儿慢慢觉得生活有了新的希望。
”女巨人“的消息慢慢在十里八乡传开之后。六安当地的一家报社派遣记者。对姚德芬进行了专访。
得知有人特意前来采访自己的姚德芬。很是激动。觉得终于有人愿意为自己正名。
所以她换上了一套自己最喜欢的衣服出现在镜头面前。虽然显得有些拘谨。但是还是面向记者。露出了久违的微笑。
姚德芬详细地回答了记者的问题。并且还告诉了记者这些年来。自己遭到排斥的经历。
报纸上的姚德芬表现得很自信。没有再弯腰驼背。她在向外人宣告。她活得很好。并不是异类。
省体工大队看到这一篇报道之后。觉得她是一棵值得栽培的好苗子。邀请她参加了篮球队。
姚德芬的父母也喜出望外。没想到在自己平凡的一家人中。居然能够培养出一位运动员。
她自己也很高兴。在家一直带着无所事事的日子已经持续了好几年。现在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走出家门。不用再接受外人的冷嘲热讽。
曾经困扰姚德芬的高个子。没想到峰回路转。成了自己光明前途的重要助力。
1987年。15岁的姚德芬身高超过了两米。以压倒性的优势。被安徽体工大队破格录取。
还在持续生长的她身体情况也极其良好。工体队的成员们都相信。未来的姚德芬会有极大的成就。
体工大队女篮队的教练一见到姚德芬。目光就一直在看她。想把她培养成中国国家女子篮球队郑海霞一样的人物。
于是姚德芬就开始了自己在安徽体工队的训练经历。那这个高个子真的能够得偿所愿吗?
姚德芬辍学回家以后。就一直在帮着父母采茶。脱离了校园生活的她。很难接触到篮球这一项体育运动。
所以要把一个完完全全的门外汉。训练成一个专业的篮球运动员很是不容易。
除了完全没有经验之外。别看姚德芬人高马大的。其实她的身体素质很差。
因为家庭贫寒。姚德芬从小就没有摄入足够多的营养。一直粗茶淡饭。整个家庭为了养活她。已经很是困难了。
相比起其他人来说。姚德芬没有跑多久就开始气喘吁吁。跟不上整个队伍的节奏。
对于篮球这项高强度的训练项目。在篮球场上。姚德芬也阻挡不了其他人的撞击。
别人直接冲过来的时候。轻轻一推姚德芬。她就倒在一旁。
教练看见这样的场景。也连连摇头。觉得姚德芬还不太行。现在只是个绣花枕头。
这一切姚德芬都心知肚明。对自己的表现她也很惭愧。知道进入体工队的机会十分难得。
所以即便是别的队员在休息的时候。姚德芬也利用着零零散散的时间继续体能训练。
但来到工体队之后。情况也并不完全是糟糕的。
在这里。别的队员都很是羡慕姚德芬的身高。大家怀揣着一样的梦想在这里。
没有人会嘲笑姚德芬。说她是个怪物。她的身高在这里成为了最炙手可热的一大亮点。
她和队员们相处得很是和谐。队员们虽然在篮球场上拼死拼活。可在宿舍里。都对这位小妹妹很是照顾。
而且。在体工队。这里的伙食比在家好太多。她可以随意敞开肚子大口吃饭。
这一时期。姚德芬的训练也初有成效。
姚德芬跑步的速度和耐力都有所提升。在篮球上的一些技巧和防人上也有着进步。
但就在姚德芬以为自己终于可以走上正途的时候。命运却跟她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
在第三个月训练的时候。姚德芬一不小心就跌倒在了地上。
就是在训练过程中再正常不过的一跤。让姚德芬严重受伤。被送进了医院。
本以为痊愈之后就可以康复。继续训练。但医院却让体工队请来了姚德芬的父母。
医院的诊断结果显示。姚德芬之所以有这样的高个子是因为患上了巨人症。这种病症的发病概率极低。姚德芬一家之前也没能到医院做检查。提早进行治疗。
这种病症是由于脑垂体分泌了过多的生长激素。导致了身高的异常。最后的结果便是四肢无力。只能瘫在床上。等待身体油尽灯枯。
父母甚至认为女儿长得高对他们家来说是一件好事儿。根本不觉得这是一种病。
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的姚德芬。脑垂体已经病变成了垂体瘤。必须要进行开颅手术。
但是家境贫寒的姚德芬一家。根本拿不出上万元的手术费。
姚德芬伤愈之后。体工队自然是待不下去了。篮球梦破碎。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她也想着能够打打零工。贴补家用。但是由于身高太高。加上文化水平又低。身体素质又差。姚德芬连一些基础的体力劳动都不能胜任。
就在姚德芬深陷窘境的时候。1993年。一家马戏团的团长慕名而来。
父母担心姚德芬脑瘤情况不稳定。并不愿意答应让姚德芬四处去表演。
但姚德芬却早已厌倦了在家中度日如年。就想出去凭着自己的本事。养活自己和父母。
于是在姚德芬的一再坚持之下。她与马戏团签了一份5年的合约。
在这五年的时光里。姚德芬过得很是快乐。她觉得自己能够在观众面前大放异彩。给观众带来快乐。自己也就乐在其中。
马戏团也有专门的伙食团。每次开放。厨师都会特意为姚德芬准备一份。
要支撑如此庞大的身躯。姚德芬需要每顿吃上半个电饭煲的米饭。
每个月发工钱的时候。姚德芬都只会留给自己一小部分。马戏团包吃包住。其余的钱全部都寄回了家。
合约到期之后。姚德芬日益衰退的身躯已经不能支持她再续约了。杵着拐杖。在马戏团的护送下回了家。
1999年。广东三九脑科医院联系到了这位世界第一的”女高人“。医院的医生愿意免费为姚德芬做手术。
这项手术的风险很高。难度也很大。加上当时的技术条件也比不上现在的完备。
有惊无险的开颅手术顺利完成。但也留下了永远的后遗症。姚德芬不时会发生一些癫痫的症状。需要一直吃药抑制。
做完手术回家之后。姚德芬也就平平淡淡地过了几年安心日子。
她脚上的鞋子是从浙江专门定做的。花了一家人1000多块钱。唯一一双78码的鞋子已经穿了很多年了。皮都要磨掉了。
国际上友人听说之后。2006年9月2日。德国鞋店老板韦塞尔斯亲自送上了自己手工制作的三双皮鞋。
但也就是在这一年。姚德芬的身体却已经不容乐观了。
巨人症开始表现出了严重的后果。2006年5月18日。她被送到了上海瑞金医院。
肢端肥大、骨质疏松、高血压这些老年疾病全部都找上了门。
之前的垂体瘤虽然已经切除过。但是仍然还有两到三厘米。肢端肥大、骨质疏松、高血压体内的生长激素还是正常人的10倍左右。
英国DISCOVERY频道在知道了姚德芬的情况以后。该频道的员工已经筹集了10万元的手术费。用于治疗和术后康复。
这位女巨人生前的几个愿望便是治好自己的怪病。每天都能吃饱。能像其他人一样。有真心相待的朋友。不受外人的白眼。
虽然经过数次治疗。但所有的治疗手段都只是起到了延缓病症发作的时日。
2012年11月14日。年仅41岁的姚德芬因为巨人症身体衰弱。永远离开了这个人世。
也希望像姚德芬一样。还有一些疑难杂症的病人们。能够得到像普通人一样的尊重。尽快康复。
-完-
参考资料
新华网:《全球第一女巨人。上海治疗“巨人症”》
观察者网《“世界第一女巨人”姚德芬去世》
大家还在搜: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7255.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父母,女巨人,身高,体工队,女儿,自己的,巨人症,也很,马戏团,外人
第一女巨人姚德芬 比姚明高10公分,现在知道了,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2006年6月。在上海瑞金医院。护士们每天都会搀扶着一位身高在2.36米的女性。帮助她弯下身子。低着头通过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