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长时间保存重要数据 拒绝U盘,拒绝网盘
原创

如何长时间保存重要数据 拒绝U盘,拒绝网盘

好文

文章目录[隐藏]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答案:

如何长时间保存重要数据(拒绝U盘。拒绝网盘)

不要:

1、不要使用“光盘”刻录来保存数据。

CD VCD DVD 等光盘都不可靠。如果硬要选择的话。要存储至少是蓝光光盘。有条件的话选择支持 M-DISC 技术的。但是价格不低。

对于数据储存来说。光碟是最廉价最受欢迎的介质。它们的寿命一般来说是 10-20 年。但是正常情况你不要指望你光盘上的东西五年后还能正常读出来。

因为。即便一些号称长期保存百年以上的光盘。寿命也会由于我们各种不当行为大大减少。比如。不小心刮花光盘。在盘面上留下指纹或者手上的油脂。这些都会促进光盘表面化学成分变质。最终导致你的数据损坏。

而且一旦光盘出问题。数据就可能再也找不回来了。

2、不要使用“U盘”来长期保存数据

如今U盘确实够大够便宜。256GU盘也才100多块钱。

但U盘是有读写次数的。在频繁大量读写的情况下。一般能用到10年就不错了。所以不推荐用U盘来长期存储数据。

3、不要用“网盘”来保存数据。

数据备份首先排除所有网盘服务。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网盘这种东西从当年一开始出来的时候。无数人追捧。但结果他们存的资料。包括大量怀旧游戏资料。很多都泡汤了。

把重要数据放在网盘里。等于把自己家里的东西放在别人家里。他想扔掉就扔掉。想用掉就用掉。

上网费用并不便宜。网盘的增值服务费也很贵。(相比之下网盘费用其实比本地计算机硬盘贵的多。而且用户只有租赁权而没有所有权。)

网盘只适合做数据“分享”。不适合做数据保存。硬要保存的话。也只适合保存一些。临时的。非关键数据。比如电影这些。看完一遍丢了也就丢了。而关键数据想要长期保存的话。网盘是风险最大的地方。想想百度网盘。。。

要:

1、机械硬盘:对于家庭数据备份。最廉价和可靠性也不错的方法就是移动硬盘。必须是“机械硬盘”备份。

固态硬盘断电后数据容易丢失。使用寿命也远远不及机械硬盘。

a.稳定性好。二十年前的硬盘数据至今还在。

b.保存成本相对便宜。就目前行情而言。九个6TB硬盘就搞定。无需追求大容量硬盘。数据保存越分散安全性越高。即便其中一个硬盘坏还有八个硬盘是好的。还可以用各种手段恢复数据。

按100TB数据量来算(考虑冗余)。贵的可以买30块4TB企业盘(4TB 3.5英寸企业级SATA盘约一千元/块。价格参考京东自营)。便宜的可以买15台西数My Book 8TB(海淘。10TB型号性价比也很高。平均每TB一百二十元左右)。拆出来全是5400rpm的氦气盘(不拆直接用也行。就是接线麻烦)。花费15k到30k元(取决于硬盘型号)。

c.使用简单。接在电脑上复制粘贴就行了。无需任何专业知识和技能。小白都可以操作。

2、长时间保存重要数据的唯一方法是备份。备份的定义是数据要至少保存两份

但不是所有的数据都需如此。而对于消耗了自己最多的时间、精力与财力。以及以后不好再找到及下载到的的数据。在没有条件进行“三地备份”的情况下。对此也不妨采取如下等而下之却也比较实用的措施:

首先。对于这样的数据。在两块硬盘上各存一份一模一样的(同后)——然后妥善存放在住所里两个不同的地方。(换句话说。两份数据至少不放在同一主机里。或者不放在同一建筑物里。或者不放在同一个城市里。)

然后。在一块4TB的移动硬盘上再存一份。随身携带作为安全备份。

当然。如果有一台车子的话。那么6TB及以上的移动与台式机硬盘也是可以考虑的——主要是体积与重量使然。超过4TB的硬盘实在不便于随身携带。

3、数据储存时的处理方式:

这里的重点。在于如何适度压制二次压制(以下简称为“压制”)它们。以节省存储空间。

首先来说。对于文件格式(及诸如视频文件的编码格式)的选择。应尽量选取非冷门的格式。同时最好选取开源的格式。

另外。以下建议可能不适应于诸如司法证据、科研及医疗资料。以及专门的商业素材等等不能够随意压制的材料。

同时。既然是在说“压制”。那么自然就是在“不考虑真爱”的情况下。并且。以下建议也是在没有考虑“完成它们所需的时间”的情况下给出的。

◇文本类

这里还不涉及“压制”。只是建议尽量用Unicode编码(尤其是UTF-8)来保存它们——不只是对于TXT文档。

另外。对于用UTFUTF-8编码的时文档需要不要为其加上“BOM”(Windows的记事本好像会自动为其附加上)这点。见过的多数网友对此基本持否定并有所反感的态度。而带上那个的话。对于文档的正常浏览及修改与保存有无影响。对此小编就一无所知了。

◇图像类

对于像是一般的照片那样色彩斑驳。本来就是由无数“噪点”构成的图像。尽量转换为JPG或其他有损格式。

对于其他没有大片纯色色块。以及自己不打算再继续编辑的图像。可以参考上一条。

◇音频类

可以转换为MP3、AAC。或者开源的OGG——相比之下。对于其码率的选择可以尽量高一些。

对于讲座、讲义、朗诵类音频。可以进一步转化为单音轨。

◇视频类

总体而言。这是“最有文章可作”的一大类了。

压制(封装)格式建议选择较为主流的FLV或MP4(MKV一会再说)。而视频的编码。建议采取同样较为主流的h.264/h.265或mpeg4等等

对于清晰度本就不高的老电影、老电视剧、老动漫等。在确保其字幕基本清晰的情况下。将其重新压制为低码率(略高于默认。同后)的480P乃至360P——不过话说回来。谁又会闲的没事把它们硬是“放大”为720P乃至1080P呢?

对于日常番。及其他场景较为简单的番剧。以及以日常生活为主题的电视剧。也可以压制为较低码率的480P。

对于讲义讲座朗诵演讲类视频。乃至幻灯片(PPT)视频。可以采用更低的码率及帧率进行压制。甚至干脆将其中的音频提取出来而舍弃视频流——当然。如果不考虑其中所带的字幕。或者出现的图表及图示的话。

对于口齿清晰。但动作表现力不足的曲艺相声视频。也可以单独提取其音轨出来。

对于体积较大。又舍不得再二压其视频流的视频。可以将其音频提取出来。并用适度的码率转换为有损的音频。然后再混流进去——制作或重制为MKV格式的视频。

对于包含多语音轨的视频。可以将其中除了出品国语言及母语的外语音轨统统去掉——导演评论音轨除外。

对于已经收藏了实体原盘的影视作品。可以考虑少备份或不备份——或仅备份其字幕文件。

综上所述。而要压制出“码率低、质量优”的视频。这也许不是“用某一款软件进行傻瓜化操作”就轻易可以做到的。对此。除了多研究与尝试网上各路大神的相应教程以外。也不妨去试试现在主流的视频网站的专用压制工具(本地端的——注意。是“本地端的”)。这样。也许能够以相对简单的设置。压制(二压)出如同在这些网站上见到的番剧及其他影视作品那样。清晰度较高。体积也不算太大的视频文件。

以在使用这些工具压制的时候。不妨关闭网络。而在压制之后。便将成品及原品移出原来的文件夹。以免可能出现在不知不觉中自动上传。

另外。如上所言。如果在“视频压制与转换”上只会“简单设定几个参数”。基本属于外行(比如伦家)。同时出于“平衡视频分辨率与文件大小”。而需要比如将相应的视频从1080P版替换为720P版的话。那么一般而言。还是重找资源为好——反过来。单纯用更换格式与编码。及调解“码率”与“CRF”的方法。这样压制出来的成品。在画面分辨率一定的情况下。其“清晰/码率”。还是不能跟科班出身的影视组、动漫组相比。

4、关于压缩包

前面说的是“压制”。而不是“压缩”。

建议将诸如“网页文件的附带文件夹”。以及“影视压制合集”里的小图像、小音频。以及字幕文件以外的。其他形式的文件压缩成包——同时。建议采取“存储压缩”这种“纯打包”的形式。

压缩散碎文件的意义。还是在于以后再传输及备份那些合集(或在云端上再备一份)的时候。减少因“文件系统错误”或“路径错误”而出现“传输/上传错误”可能性。以及。一定程度上解决大部分存储介质在“非顺序读写”时速度较慢的问题。

而“纯粹打包”的压缩。也是为了尽量避免以后在经历了频繁的传输以后。解压时出现“压缩文件损坏”或其他形式的错误。

另外。建议另备几套能够修复ZIP压缩包中文名称错乱的工具——比如MMDZip。

那么反过来。如果我们比如在简体中文的语言环境里。在压缩一批文件时选择“在压缩包里使用unicode(UTF8)文件名”的话。那么以后自己或者其他朋友在其他语言环境里打开该包。应该也不会有乱码出现了。

——如Bandizip即有相应功能。

大家还在搜:

  • 如何长时间保存重要数据
  •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几度无言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郎不知 永久VIP 2022年10月12日 22:54:33

      数据,硬盘,视频,备份,建议,光盘,格式,情况下,音频,文件

    • 几度无言 永久VIP 2022年10月12日 22:54:33

      如何长时间保存重要数据 拒绝U盘,拒绝网盘,现在知道了,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0月12日 22:54:33

      不要:1、不要使用“光盘”刻录来保存数据。CD VCD DVD 等光盘都不可靠。如果硬要选择的话。要存储至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