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答案:
1、含义不同。筵席:筵席是食用的成套肴馔及其台面的统称。是酒宴时的座位和陈设。宴席:宴席指酒席。有许多人出席。常常为宴请某人或为纪念某事而举行的酒席。
2、来源不同。宴席:宴席是在筵席的基础上加上了礼仪程序。筵席:筵席的来源除了祭祀。古代礼俗也是筵席的成因之一。
其实。两者之间不是完全相同的。有一定的区别。也有联系。
1.读音和词义不同


从字面分析。“筵”字以竹字头为部首。顾名思义和竹子有关系。指的是“古时铺在地上供人坐的竹席”。古人席地而坐。设席往往不止一层。“筵”就是最下面紧靠地面的一层。“筵”上铺的是席。所以筵席指的即是铺在“筵”上的座位陈设。
“宴”字古义同“安”。有安乐、安逸、闲适的意思。人们设美酒飨宴。按照一定的礼仪程序享用美食。在加上丝竹管弦的悦耳伴奏。宴会就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成为了一项风雅的逸事。
2.因“人”不同
筵席包括席桌上的酒菜。酒菜的上法、吃法、陈设等。
宴席指的是用酒席招待客人。人是其中的主角。没有人就不能称为宴席。
可以看出。有没有人的参与成为“筵席”与“宴席”的重要区别。历史上就曾出现过只让人欣赏而不让人品尝的一种“筵席”。被称为“看席”。后来因为华而不实。渐渐被淘汰了。


“宴席”上的酒菜配置、礼仪程序、乐曲歌舞等因宴席上的人而不同。
例如。宴席上的礼仪会根据出席人的身份地位有所区别。《周礼》中记载。列鼎而食。是古代贵族的奢侈礼仪。根据君臣等级不同拥有不同数量的鼎。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


宴席的形式也会随着参与人的性格、喜好发生变化。
文人骚客喜欢风雅韵事。宴席风格大多文雅风流。东晋王羲之春日招好友曲水流觞。以酒为媒。文人雅士们写诗作词。大兴文酒之风。
政客们设宴则更讲究目的性。杯酒觥筹之间畅谈天下格局。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刘备大智若愚谨慎缜密。杯酒间化解剑拔弩张之势。


与“筵席”相比。“宴席”以美食美酒为载体。使人和人之间产生情感上的连接。
现代宴席虽然已经简化了很多礼仪。但依然保留这种“以人为本”的宴会传统。不管是国宴、家宴还是商务宴会。都会在宴席礼仪上做足了功夫。给出席的人最合适的招待。
3.宴席更重“礼”
筵席最早起源于祭祀。后来成为人们招待客人的方式。
根据《辞海》释义。“筵席”特指祭祀所设鬼怪的席位。古时候人们重视祭祀。筵席就是祭祀仪式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用好的食物祭祀祖先、神灵。然后飨宴自己。“筵席”便是从祭祀中起源。逐步发展而成的。


从“筵席”演化到“宴席”。“礼”和“乐”的加入是重要因素。
中国礼仪之邦。任何宴席都离不开一个“礼”字。不仅是礼貌、礼节。更是秩序与道德的综合体现。宴席中的礼仪繁多。不同地方也有不同的讲究。首先就是宴席座位安排的礼仪。之前我们为大家科普过。具体内容请看文章↓


其次。上菜顺序和摆菜位置也是宴席礼仪的重要内容。
在古代。菜式的左右位置都有严格规定。如干菜放在左边。汤菜放在右边等。
在现代。上菜和摆菜的礼仪已经有所简化。但也有一定讲究。比如新上的菜要放在主人或主宾的位置、鱼头要对着主人或主宾表示尊敬等。
除此之外。进食的礼仪也有讲究。一般来说。由主人和主宾先吃。然后其他人再动筷;如果席间有长辈。则先让长辈吃;吃饭时不能只顾自己吃饱。要顾及桌上的所有人……
宴席的礼仪还有斟酒、敬酒、酒令助兴等很多方面。我们也曾为大家讲解过斟酒的礼仪↓


有了礼仪之后。宴席不仅只是一次美食飨宴。更成为一次重要的社交与享受。
除了“礼”之外。“乐”的加入。是宴会形式的一个重要补充。
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就详细记载了一次完整的宴会过程。从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吹再到欢送宾客五段场景。乐曲歌舞贯穿始末。
(《大国芬芳》诗乐舞剧选段)
在酒、美食、礼仪、歌舞的共同作用下。宴会逐渐成为中国人社交的最优选择。


“宴席”在“筵席”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传承。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我们通过宴席了解中国的礼仪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赋予新的内涵。使得中华文化通过宴席这一载体。不断演变传承。历经千年经久不息。
大家还在搜: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8396.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宴席,筵席,分不清,礼仪,祭祀,宴会,也有,放在,酒菜,陈设
宴席与筵席区别 傻傻分不清楚,现在知道了,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1、含义不同。筵席:筵席是食用的成套肴馔及其台面的统称。是酒宴时的座位和陈设。宴席:宴席指酒席。有许多人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