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答案:
秋天。是诗人们最爱吟咏的季节之 一。
立秋来了。诗人们吟咏作赋。
别有风味。
《立秋》
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写出了夏秋之交自然界的变化。仿佛立秋一到。大自然就换下了一副容颜。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满阶梧叶”。所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立秋夜扇的风特别凉爽。这都反映出诗人对事物的变化特别敏感。对生活的观察与体验特别细致。
《立秋前一日览镜》
唐·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这是一首悲秋之作。秋风一起。万物凋零。自己的命运也如此。不容超脱。无从选择。只有在此华发之年。怀着一颗被失望凉却的心。去面对肃杀的秋风。接受凋零的前途。
《立秋夕有怀梦得》
唐·白居易
露簟荻竹清。风扇蒲葵轻。
一与故人别。再见新蝉鸣。
是夕凉飚起。闲境入幽情。
回灯见栖鹤。隔竹闻吹笙。
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
所思渺千里。云外长洲城。
秋天是一个思念的季节。在这个立秋的夜晚。诗人想起了自己的友人刘禹锡。与他相别。已有一年了吧。他如今在遥远的地方。我的思念要跨越千里。
《新秋》
唐·齐己
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
露彩朝还冷。云峰晚更奇。
垄香禾半熟。原迥草微衰。
幸好清光里。安仁谩起悲。
立秋来了。垄上的禾苗半熟。原野上的草已经微露衰迹。这些生活化的描写。让这首诗极为清雅有趣。
《立秋》
唐·刘言史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一句“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将夏去秋来写得生动有趣。令人久久回味。
《思佳客·立秋前一日西湖》
宋·高观国
不肯楼边著画船。载将诗酒入风烟。
浪花溅白疑飞鹭。荷芰藏红似小莲。
醒醉梦。唤吟仙。先秋一叶莫惊蝉。
白云乡里温柔远。结得清凉世界缘。
立秋前一日。作者在西湖游赏。白鹭、红莲。俱是风景。诗人在游览中。对即将到来的秋天。十分喜悦。因为清凉世界就要来了。
《宣府逢立秋》
清·计东
秋气吾所爱。边城太早寒。
披裘三伏惯。拥被五更残。
风自长城落。天连大漠宽。
摩霄羡鹰隼。健翮尔飞搏。
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地区。节气时令都有差异。在这首诗中。诗人写边城的秋天。寒气来得太早了。三伏天。都一直披着裘衣。五更天时。还盖着被子。
话说。面对这样的天气。诗人不知是喜欢呢还是喜欢呢!
《立秋日》
唐·司空曙
律变新秋至。萧条自此初。
花酣莲报谢。叶在柳呈疏。
澹日非云映。清风似雨馀。
卷帘凉暗度。迎扇暑先除。
草静多翻燕。波澄乍露鱼。
今朝散骑省。作赋兴何如。
节气到了立秋。萧条的秋天从此开始。莲花虽盛也有了凋谢的气象。柳叶虽在也有了稀疏的面貌;朗朗秋日少了云层环绕。风雨减少只留下清风徐徐;卷起珠帘。凉风暗度;偶尔运扇。暑气渐无;青草静默。燕子翻飞天空;河水澄净。鱼儿时时露头。如今我官务轻松。写诗一首以助兴。
《立秋》
宋·方岳
秋日寻诗独自行。藕花香冷水风情。
一凉转觉诗难做。付与梧桐夜雨声。
立秋时节。天气转凉。诗人出门转了一圈。也没有找到写诗的灵感。天气凉了。诗反而难作了。只得听着梧桐雨声安眠吧!
《新秋》
唐·杜甫
火云犹未敛奇峰。欹枕初惊一叶风。
几处园林萧瑟里。谁家砧杵寂寥中。
蝉声断续悲残月。萤焰高低照暮空。
赋就金门期再献。夜深搔首叹飞蓬。
这首诗写新秋黄昏到夜晚的景色。本来天上火云峥嵘。尚未散尽。而凉风却卷着落叶来了。一片树叶带来了秋讯。于是无数园林处于萧瑟的气氛中。捣衣声在寂寥中传来。蝉在残月下悲鸣。萤火虫在夜空中闪烁。这些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新秋图。
来源:古典文学与诗词
编辑:浅浅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大家还在搜: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6739.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立秋,秋天,凉爽,古诗,诗人,来了,自己的,清凉世界,梧桐,西湖
立秋古诗10首 迎接凉爽秋天,现在知道了,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秋天。是诗人们最爱吟咏的季节之 一。立秋来了。诗人们吟咏作赋。别有风味。《立秋》刘翰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