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死后,魏延为什么要反叛蜀汉 真的是因为竟然是这
原创

诸葛亮死后,魏延为什么要反叛蜀汉 真的是因为竟然是这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答案:

魏延。是蜀汉阵营中一位不可多得的良将。其实力和地位仅次于五虎上将。

可是在诸葛亮死后。魏延却第一时间反叛了蜀汉。投靠了曹魏。最终被马岱斩杀。身败名裂。

按道理说。魏延在蜀国并非没有受到重用。他虽然资历不深。却被刘备任命为镇远将军。全权都督汉中前线军事。在诸葛亮手下。他也同样颇受重任。担任征西大将军,封为南郑侯,多次作为北伐先锋。屡立奇功。

既然如此。魏延为什么非要选择背叛呢?

对此。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给出解释是:魏延脑后长有反骨。从面相来看。他天生就是一个背信弃义的小人。诸葛亮活着时尚能服从。诸葛亮一死。他必定会反。

诸葛亮死后。魏延为什么要反叛蜀汉?真的是因为他脑后生有反骨?

当然。这只是小说中的说法。我们显然无法把一个人的行为归结于他的长相因素。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中。魏延反叛蜀汉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事实上。历史上的魏延从来没有打算背叛蜀国。说他是一个背信弃义的乱臣贼子。还真是有点冤枉。

一、子午谷奇谋

魏延反叛蜀汉的原因。首先与他在第一次北伐时期献出过的一个重要计策有关。这就是著名的“子午谷奇谋”

公元228年。诸葛亮发动了第一次北伐战争。从汉中出兵。向魏国控制的长安发起了进攻。

在汉中和长安之间。隔着一条长长的秦岭山脉。自古以来。想要从汉中打到长安。就必须穿过秦岭。而在秦岭之间。分布着4条崎岖的山道。分别是陈仓道、褒斜道(斜谷)、傥骆道(骆谷)、子午道(子午谷)

诸葛亮死后。魏延为什么要反叛蜀汉?真的是因为他脑后生有反骨?

从地图上看。这4条山道虽然距离长安最近。却由于山路崎岖陡峭。非常不利于行军和粮草运输。于是。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并没有选择这4条山路。而是绕了一个远路。从汉中往西北方向行军。出祁山古道。攻打陇西三郡。诸葛亮死后。魏延为什么要反叛蜀汉?真的是因为他脑后生有反骨?诸葛亮死后。魏延为什么要反叛蜀汉?真的是因为他脑后生有反骨?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路线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稳妥。有利于保证后方的粮草供应。而且可以打曹魏一个措手不及。不过。由于绕了一个远路。无法对关中平原造成太大的威胁。

而魏延提出了另外一个计谋。也就是著名的“子午谷奇谋”。诸葛亮死后。魏延为什么要反叛蜀汉?真的是因为他脑后生有反骨?诸葛亮死后。魏延为什么要反叛蜀汉?真的是因为他脑后生有反骨?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

魏延认为。蜀军不应该绕道祁山。而是应当兵分两路走秦岭山路。他建议。由诸葛亮率主力从斜谷出兵。吸引曹魏注意力。而他则率领一路五千人的奇兵。兵出子午谷。直接偷袭到长安城下。

诸葛亮死后。魏延为什么要反叛蜀汉?真的是因为他脑后生有反骨?

当时长安的守将名叫夏侯楙。是一个胆小怕事。怯弱无谋的人。魏延正是基于此点。认为可以出奇制胜。一招制敌。这个计谋效仿了汉初时期韩信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虽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如果得手。确实可以出奇制胜。一击夺取长安。

这便是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

诸葛亮死后。魏延为什么要反叛蜀汉?真的是因为他脑后生有反骨?

显然。魏延的这个计策并没有得到诸葛亮的采纳。原因也很简单。诸葛亮生性谨慎。认为子午谷出兵风险太大。所以选择了更加稳妥的兵出祁山的路线。后来。蜀军的确占领了陇西三郡。打了曹魏一个措手不及。却最终因为马谡大意失街亭。最终被迫撤兵。

在这里。我们不是讨论诸葛亮与魏延谁对谁错。只是想说明。魏延的计策没有被采纳。而且最终北伐以失败告终。所以导致了他的心中一直存有怨念和痛惜。

诸葛亮死后。魏延为什么要反叛蜀汉?真的是因为他脑后生有反骨?

北宋有一位名叫何去非的学者曾对此作出过点评:

蜀师每出。魏延常请万兵趋他道以为奇。亮每拒之。而延深以愤惋。

这里说到的”愤惋“一词。就充分总结了魏延当时的情绪。他常年驻守汉中。战斗在和曹魏斡旋的最前线。所以他梦想着夺取长安。梦想着建立韩信一样功业。但他的奇谋却总是不被采纳。而北伐又一次次的失败。久而久之。便凝结成了一种愤恨和抱怨的负面情绪。

诸葛亮死后。魏延为什么要反叛蜀汉?真的是因为他脑后生有反骨?

二、 与杨仪不和

魏延仅仅就因为有些小情绪。就会反叛蜀汉吗?

当然不会。他的反叛之举还有另外一个助推剂。那就是他和杨仪之间的矛盾。

杨仪是谁?

杨仪。曾经是荆州的一个小官员。后来投靠了关羽。并被关羽推荐到了成都。诸葛亮北伐时。他已经官至随军长史。是诸葛亮的左膀右臂。

诸葛亮死后。魏延为什么要反叛蜀汉?真的是因为他脑后生有反骨?

不过。由于杨仪和魏延都性格孤傲强势。因此两人之间素来有非常严重的矛盾。谁也不服谁。两人经常在公共场合进行争吵。甚至还差点在一次宴会上大打出手。

因为诸葛亮从中斡旋协调。两人的矛盾并未激烈的爆发。但是这却为蜀汉的军政大权埋下了一个严重的隐患。诸葛亮一死。这种矛盾就显露出来。酿成了一场严重的内讧事件。

三、 内讧事件

公元234年。诸葛亮在最后一次北伐的途中耗尽了心力。死在了五丈原。

按照陈寿《三国志》记载。诸葛亮临死之前将军队的指挥权临时授予了杨仪。命他率军退回汉中。同时。他还让杨仪命令魏延断后。防止魏军趁机追袭。

诸葛亮是否真的曾经留下这段遗命。我们不得而知。但起码有一点可以确定。魏延在诸葛亮死后不愿意就此撤兵。而是做出了抗拒杨仪军令的举动。

诸葛亮死后。魏延为什么要反叛蜀汉?真的是因为他脑后生有反骨?

他为何选择这么做?原因无非就在于我们前文中提到的两点:

第一。他的“子午谷奇谋”多次被拒。心中怀有怨念。不甘于北伐大业再一次失败;第二。由于私人之间的矛盾。他不甘位于杨仪之下。不愿意听命于杨仪。

这两点因素叠加起来。促使他做出了抗拒军令的举动。想要留在五丈原。继续和司马懿较量。

诸葛亮死后。魏延为什么要反叛蜀汉?真的是因为他脑后生有反骨?

而在此时。心胸狭隘的杨仪也恰好抓住了魏延的这个把柄。他上书蜀后主刘禅。诬告魏延不服军令。企图谋反。

于是。在诸葛丞相尸骨未寒之时。他手下的一文一武两个重臣发生了严重的内讧。

而魏延显然成了这场内讧事件的失败一方。他性格中的冲动和鲁莽。成为了葬送他前程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在未得到军令许可的情况下。率领本部军马南下。攻打了杨仪的部队。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魏延从来没有不忠于蜀国。也从来没打算反叛。他只是在错误的时间。做出了一个错误的举动。《三国志》记载:

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

这说明。陈寿也认为魏延并没有反意。因为他并没有直接北上投靠魏国。而是率军南下攻打杨仪。他的目的只是想杀掉杨仪而已。泄一己私愤而已。

诸葛亮死后。魏延为什么要反叛蜀汉?真的是因为他脑后生有反骨?

只不过。在当时那种特殊的情况下。诸葛亮刚刚去世。军队大权悬而未决。魏延不仅抗拒军令。而且还率军发动内讧。这造成的后果是非常恶劣的。这使他背上了乱臣贼子的恶名。把话语的主动权拱手让给了他的对手杨仪。最终。他人心尽失。众叛亲离。只能选择向北逃窜。被马岱追上斩杀。

一代名将。因多年前积攒下的一些小情绪。和一些个人之间的小矛盾。最终葬送了前程。陨落于世间。

结束语:

说道这里。或许大家已经清楚。魏延的“反叛”根本与他脑后长没长反骨毫无关系。而千百年来。人们也已经习惯于把魏延当作一个乱臣贼子来看待。

“年少不识魏文长。识懂已是不惑年”。对于魏延来说。或许我们真的冤枉了他。

而对于蜀汉来说。这无疑也是一种“双输”的结局。魏延固然身败名裂。蜀汉也失去了一位能征惯战的名将。最终落得个“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窘境。最终被魏国所灭。又能怨得何人?

诸葛亮死后。魏延为什么要反叛蜀汉?真的是因为他脑后生有反骨?大家还在搜:

  • 诸葛亮死后,魏延为什么要反叛蜀汉
  • 更多网络推广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樱花吻 永久VIP 2022年10月12日 22:53:25

      蜀汉,的是,死后,脑后,子午,汉中,因为他,长安,奇谋,秦岭

    • 风华三生 永久VIP 2022年10月12日 22:53:25

      诸葛亮死后,魏延为什么要反叛蜀汉 真的是因为竟然是这,现在知道了,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0月12日 22:53:25

      魏延。是蜀汉阵营中一位不可多得的良将。其实力和地位仅次于五虎上将。可是在诸葛亮死后。魏延却第一时间反叛了蜀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