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关羽并不用青龙偃月刀,是真的吗?他的真正武器是什么?
原创

有人说关羽并不用青龙偃月刀,是真的吗?他的真正武器是什么?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骑赤兔马。手拿青龙偃月刀。似乎是大家对于关羽的形象的一致认可。但是关羽的形象从三国之后到近代经历了不同朝代文人官方的多次艺术加工。其本来形象越来越接近于喜闻乐见。而非历史事实。而“青龙偃月刀”本身也就成了三国中最大的误区。那么关羽所使用的真正武器到底是什么呢?

在三国时期出土的各种文物中。以及三国时期的官方历史文献中都没有出现过青龙偃月刀的记载。不仅是没有关羽使用的记录。甚至是其他武将使用的记录都没有。





大家觉得关羽当年战斗中是怎样合理搭配使用武器的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其他观点:

答:关羽到底使什么武器呢?

《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中有关羽单刀赴会的情节。

鲁肃屯兵益阳。与镇守江陵的关羽相拒。

孙、刘两家联兵。不应该搞军事对抗;但荆州之地存在争议。不议不行。

鲁肃诚邀关羽相见。彼此各驻兵马在百步之外。

鲁肃一见面。就数落和责备关羽。说你们不能这样。不能那样。叽哩呱啦。说了一大通。

鲁肃勃然变色。厉声呵斥。辞色甚切。

然后。书中来了一句:“羽操刀起”。即关羽操刀站起。威慑会场。会议不欢而散。

“羽操刀起”这四个字。说明了刀是关羽的随身武器。

但这武器既是在开会期间突然亮出的。应该不是重八十二斤的长柄大刀——青龙偃月刀。而是一把挎在腰间的佩刀。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吕布身上。因为《三国志》的记载里有吕布向董卓掷戟和在辕门射戟的情节。所以吕布的武器被写成了方天画戟。

关羽这把佩刀有没有来历呢?

南朝梁人陶弘景的《古今刀剑录》说。关羽曾经采武都山铁铸造了两把刀。上刻铭文:“万人敌。”

但两把刀。应该是短刀。否则。一个人无法操作两把长柄大刀。

那么。在战场上。关羽是怎么使用这两把宝刀的呢?

我们来看《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中关羽击杀袁绍大将颜良的记载:关羽“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

这里的一个“刺”字。透露出了关羽使用的是应该是以击刺为主的长矛。他把颜良刺倒在地后。拔佩刀俯身将其首级斩下而还。

所以说。关羽使用的兵器是长矛或长槊一类刺杀格斗类兵器。同时。腰间也配备有两把宝刀作为辅助兵器。

其他观点:

新搜神记。用科学和历史打通神话的任督二脉。其实这个问题充满先入为主的想法。凭什么说关羽就不能用偃月刀?千载流传的神兵只是想象?

很多人举出各种理由。但脱离不了一句话:“专家说”。而专家就是历史?网上流传的“姥爷齐白石”、“溥仪回故宫”等段子或真或假。但说明了一件事。专家未必就是正确。历史上“真”打脸不少。比如秦兵马俑发现前。人们都以为中国的雕像艺术是从印度传来。元青花在土耳其发现之前。“元代无青花”是常识。而所谓“关羽不用青龙偃月刀”不过是现在的又一个常识。在互联网时代。其实很多虚假常识。比如“刘备不是刘皇叔”、“张飞是美男子”都是此类。虽然关羽的兵器证明似乎更确切些。但根本经不起深入推敲。

大凡声称关羽不用青龙偃月刀的理由其实不脱三个:

1、两汉未出土相关刀型。有记载的明确的偃月刀型是在宋代出现。

2、当年无有马镫。不利于马上用长刀作战。

3、《三国志》上未提及。白马坡杀颜良是用“刺”。当为长矛。

现在就一一驳斥:

三国的确未出土青龙刀型。但事实上三国古兵器是最缺乏出土的。保存至今甚至不如两汉多。今人不知缘由。但凡有一件三国古兵保存较好。均名震海外。而且长刀刀柄多为木制。这是难以保存的。所以根据有限的资料来推断青龙刀存在于否就是个假命题。有意思的是。有好事的朋友在汉墓壁画上看到了青龙刀的身影。此画出土于山东孟庄汉墓。因为没有实物。锢于定见。被人长期忽略。

事实上在史书中。西晋已经有了使用长刀的记载。最典型的如《晋书》中记载陈安“七尺大刀奋如湍。丈八蛇矛左右盘”。关羽提前几十年用长刀有何不可?

事实上长刀刀型早在先商已经出现。只是当时是青铜质地的。所以一般被认为是礼器。但礼器和实战其实很多时候只有一线之隔。其脱胎于实战是肯定的。如果没有战场上的彪柄战功。是不可能被当做礼器使用。“戟”的发展就是如此。它在后世是一种礼器。即“平升三级”。但源头是在于它在中古是最常用的兵器。剑也是一样。虽然唐以后这两件兵器在实战中出现都很少。但不影响它们曾经是实战兵器的历史。

而现在“关羽不用长刀论”已经走火入魔到说青龙偃月刀完全不能实战。何其荒谬。

事实上。很多人已经从记载中窥见。青龙偃月刀的真像可能就是一种异形戟。

分析汉墓画像我们可以肯定。这是有青龙偃月刀形的东西。唯一有疑点的是它的装配方式。其实龙刀与戟的渊源很深。宋《武经总要》里。我们熟悉的画戟就被列入刀中。号称“戟刀”。正好与偃月刀并列。再纠正个网上常见的错误。一般大部份人都知道戟刀不是实战的古戟。但他们把单侧带月牙的戟也叫“方天画戟”。其实这应该叫“青龙戟”。方天画戟是两侧都带月牙的。

细看青龙戟和青龙偃月刀就可以明白。两者很相象。都是单面有刃。可刺可斩的功能。那么。会不会当年关羽用的本就是一把青龙戟?

但不是说戟刀也是宋朝出现的?

其实宋代虽然有了偃月刀和戟刀的记载。但不能说它们就出现在宋代。就好象前面的例子。中国有记载的真人等大雕塑作品出现在佛教传入后。但兵马俑的出现就颠覆了这一认知。其实在三国时代。正是戟最辉煌的时候。其可刺可斩的功能让很多武将爱不释手。吕布不过是他们中最有名的一个。在那时间诞生了很多对戟的魔改。这些兵器虽然现在已经无法统计。但有个总名叫“异形戟”。如果某位武将突发奇想。创造出这样一把兵器来也未尝不可。不要忘记。所谓“出土”。其实多半都是当时小兵的制式兵器。大将所用能够和普通兵卒一样?

还有条线索。“青龙偃月”这个名字的确就产生于三国时代。所发明者是道教学者魏伯阳。见于其《周易参同契》中。所谓“青龙”。是指水银。“偃月”是指铅。这与道教的炼丹术有关。但炼丹者也可炼刀。比如稍后的陶弘景。一切都证明这个词不象现在认为所谓“民间杜撰”那么简单。

现在出土最早的关羽画像是在宋代的西夏黑水城。他的随从还没有形成左关平。右周仓的格局。而这时青龙偃月刀已经在画面上占据重要位置了。这说明当时其已经神化。人们有什么理由把一个新创造的东西安在神的身上?随后千年。龙刀刀形都没有什么改变。为何三国到宋就会由枪变刀?这完全不合逻辑。

第二点。三国时期正好是马镫的完成期。当时已经有单侧马镫发现。但是很多人都有意无意混淆了一点。那就是这指的铁马镫。事实是三国时皮革马镫早有雏形。而且比较精于骑马的人都知道。没有马镫其实是不影响马上战斗的。只是这要比较高的武艺。当然这对关羽来说不是问题。

相比之下。很多人都说关羽用槊作为武器。这其实是大错特错。槊其实是加长骑枪。其出现时期其实在南北朝的双马镫时代。说关羽用它可能更不靠谱。双马镫的作用并不是使人能够马上战斗。而在于降低了门槛。缩短了一个优秀骑士的培训时间。好比笔记本与台式机的变化。今人不可误读。

第三点。所有以《三国志》为理由的人。都无法解释为何关羽“刺”杀颜良后还能于万军中斩其首。陈寿写这事时距白马之战已经过去了五十年。要这样都能做出现场记载那才是神话。但还有种说法。即原本《三国志》。上面的那个字不是“刺”。而是“剌”。这两种动作是完全不同的。区别何在不再赘述。古书在流传过程中出现错漏属正常。更何况早有武术名家说过。刀也可以刺。所以这个证据其实就是为理由而理由。

当然。青龙偃月刀上也有很多可能被神化的光环。比如说做为战场兵器。它不可能只有一柄无须替换。刀重七十二斤可能也不真。但是在当时环首刀已经出现的情况下。采用加配长柄就可以得到一把长刀。虽然刀形有所不同。但这依然是刀。象很多人相信那样不用刀就一定用矛。是不是太武断了?

历史是很细节的东西。忽略这些细节的话往往会导致各种奇谈怪论。前面已经说了。槊与矛。刀与戟都有区别。外人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世人不可不细查。可惜现在的网上象这样的东西不知道还有多少?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难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9:03:13

    关羽,青龙偃月刀,兵器,青龙,很多人,礼器,长刀,武器,实战,都是

  • 笑红眼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9:03:13

    没想到大家都对有人说关羽并不用青龙偃月刀,是真的吗?他的真正武器是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9:03:13

    骑赤兔马。手拿青龙偃月刀。似乎是大家对于关羽的形象的一致认可。但是关羽的形象从三国之后到近代经历了不同朝代文人官方的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