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答题小技巧
原创

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答题小技巧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答案:

一。某段或某句在文中的作用题型

在首段——总领全文、首尾呼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做铺垫、与下文进行对比。反衬出.……

文章中间–承上启下、引起下文

文章末尾–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深化主旨、首尾呼应、篇末点题

二。文中某句话有什么含义?或告诉我们什么深刻的道理?请说说你的理解。

问题的回答不是简单地从文中寻找现成的句子就可以解决的。这需要我们的同学平时多读多看多积累。多看并记住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意思。丰富回答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准确地表达出来。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三。论证方法。

主要从两方面进行考查:

(1)辨析论证方法。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2)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语言表述为:

✨①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举出….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引用具有权威性的言论证明论点的方法具有权威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③对比论证: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道理进行鲜明对比。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分析对 比论

证方法作用。首先分辨文中用什么和什么作对比。然后分析对比为了证明什么。最后把 握对比论证法的特殊作用—-是非曲直分明。给人印象深刻。

✨④比喻论证: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形象生动地论证了…..…的观点。使论证浅显易懂。易被接受。

四。常考修辞手法及作用

❤️1.比喻:把xx比喻成xx。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十特征。表达了xx情感/心情。

❤️2.拟人:把x拟人化。赋予人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征。表达了xx情感/心情。

❤️3..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4.对偶:增强节奏感。便于吟诵。易于记忆。有音乐美。

❤️5.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6.反问:强调。加强语气。

❤️7.夸张:加强情感、烘托气氛、引起读者联想。

❤️8.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五。小说中次要人物的作用

1.人物塑造的作用:对比、衬托。突出主人公…特点。使主人公形象更加鲜明。

2.情节结构的作用_贯穿全文的线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3.主题的作用:揭示、突出主题。

4.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多为群体人物)

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六。人称作用:

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自由表达思想感情。增强了文章的

真实性和感染力。

第二人称:便于作者与文中的人物或读者感情交流。显得特别亲切、感人。还

能起拟人化的作用。

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的反映客

观内容。有比较宽广的活动范围。

七。叙述方式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交代。

⭐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八。从结构上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铺垫、埋下伏笔;

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5、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6、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7、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九。表现手法

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2、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3、先抑后扬。引发好奇。感情铺垫。引发好奇。

4、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5、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6、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7、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8、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9、渲染烘托。渲染。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比较一下。我们就可以发现二者的不同点:渲染在于对某种事物的有意重彩泼墨式的描写;衬托却是通过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的描写。对该事物起到映衬作用。二者也有相交叉的地方。那就是作者有时用渲染的方法意在起到烘托的作用;对用来衬托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用渲染的手法来描写。10、联想想象。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十。情节作用题

①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②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③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④照应前文

⑤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⑥刻画人物性格

⑦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十一。环境描写的作用。

1、找出文段开头或中间及末尾的环境描写语句。

2、公式:

①·····的景物描写。写出了·····的景色(或环境)。烘托了人物……的性格和品质。

②……的景物描写。结合人物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

③……的景物描写。反映了……的情景。为全文定下了···…的感情基调。

大家还在搜:

  • 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怎样分析人物形象?
  • 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 物象在小说中的作用题型总结
  • 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迎客心 永久VIP 2022年10月12日 22:45:41

      作用,事物,形象,人物,方法,景物,文章,下文,文中,情感

    • 明天的阳光美吗 永久VIP 2022年10月12日 22:45:41

      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答题小技巧,现在知道了,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0月12日 22:45:41

      一。某段或某句在文中的作用题型在首段——总领全文、首尾呼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做铺垫、与下文